摘要: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作为牧区实现“生态保护”和“脱贫致富”双赢的重要措施,成为近年来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但是,生态补偿在理论层面存在很多争议,不少学者认为生态补偿的逻辑由于破坏当地人的内在保护机制而不利于生态保护。本文以阿拉善地区为例,研究生态补偿的生态效果和对当地人生态保护行为的激励效果。结果显示以禁牧和生态移民为主要手段的生态补偿并未达到恢复草场生态的理想目标,首先它割裂了牲畜和植被之间的采食关系而不利于长期生态保护;其次将牧民排除在外增加了牧民破坏草场的行为,减弱了当地人对草场的监管和保护能力;最后以农业为主的替代生计也加剧了区域内的水资源危机。因此,草原牧区的生态补偿政策应重视“人-草-畜”这一系统在提供生态系统服务,不能简单将牧民和牲畜排除在外。
[V1] | 2024-11-25 10:49:49 | PSSXiv:202411.01895V1 | 下载全文 |
1. 陕西紫阳毛尖数字化非遗乡村振兴的实践研究 | 2025-04-22 |
2. 游客感知视角下乡村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的测度、分析与优化 | 2025-04-23 |
3. 基于功能拓展的生鲜农产品供应商“互联网+”转型策略 | 2025-04-23 |
4. 后扶贫时代防返贫的机制构建与路径选择 | 2025-04-23 |
5. 城乡融合视域下的农户结构性分化:发展选择、现实障碍与纾解之道 | 2025-04-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