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20年后,我国反贫困事业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贫困话语亟需因势而变,战略走向也备受国内顶层设计者、学界研究者两类主体的高度关注。研究发现:2020年后,由于我国整体贫困语境会有所变化,需要适时将“扶贫”切换成“反贫困”新话语。从两类主体的现实“声音”来看,顶层设计者高度重视2020年后反贫困战略思路系统研究谋划,聚焦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战略统筹衔接,关注返贫和相对贫困、多维贫困、城乡贫困;在机制设计上,正在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谋划调整贫困标准,规划具体实施路径。学界研究者“声音”主要关注的焦点是2020年后反贫困形势变化与战略调整;争论的核心是未来贫困空间形态是否发生变化、贫困线划定与否和具体方法及反贫困政策是否需要过渡期。由此可见,顶层谋划是政策方向、学界探讨是理论基础,两种“声音”相互呼应、支撑与依赖,但也各有侧重、存在差异与矛盾之处。值得关注的是,基层干群们作为反贫困事业的主体,他们对政策的期盼是现实需求,然而,在现实中却“集体失语”。未来,在谋划与制定2020年后反贫困战略时要重点关注不同主体的“声音”。
[V1] | 2024-11-25 10:49:50 | PSSXiv:202411.01896V1 | 下载全文 |
1. 陕西紫阳毛尖数字化非遗乡村振兴的实践研究 | 2025-04-22 |
2. 游客感知视角下乡村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的测度、分析与优化 | 2025-04-23 |
3. 基于功能拓展的生鲜农产品供应商“互联网+”转型策略 | 2025-04-23 |
4. 后扶贫时代防返贫的机制构建与路径选择 | 2025-04-23 |
5. 城乡融合视域下的农户结构性分化:发展选择、现实障碍与纾解之道 | 2025-04-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