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人工智能是促进21世纪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技术,全面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结合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应用的现状,参考Acemoglu 等的理论框架,以1991-2018年世界银行和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国别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其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1)以劳均农业产值为农业生产率衡量指标,人工智能对农业生产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2)在作用机制方面,对农业劳动力具有显著的替代效应,但对产业结构尚未发挥出显著影响。此外,在异质性分析方面,人工智能对高收入国家农业生产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中低收入国家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发展现代农业,需大力推动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发展与应用,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提高农业生产率。
[V1] | 2024-11-25 10:52:46 | PSSXiv:202411.01937V1 | 下载全文 |
1. 陕西紫阳毛尖数字化非遗乡村振兴的实践研究 | 2025-04-22 |
2. 游客感知视角下乡村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的测度、分析与优化 | 2025-04-23 |
3. 基于功能拓展的生鲜农产品供应商“互联网+”转型策略 | 2025-04-23 |
4. 后扶贫时代防返贫的机制构建与路径选择 | 2025-04-23 |
5. 城乡融合视域下的农户结构性分化:发展选择、现实障碍与纾解之道 | 2025-04-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