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提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简称“民生三感”)是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本文基于2018年、2020年县域数字乡村指数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的匹配数据,利用高维固定效应模型考察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民“民生三感”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建设显著提升了农民“民生三感”。这种提升效应主要体现为对农民获得感的提升,而对幸福感和安全感的提升效应并不明显,存在着客观获得和主观感知背离的现象。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乡村建设四个分维度的提升效应也存在差异性,其中乡村经济数字化和乡村治理数字化对农民获得感具有明显的提升效应。机制分析表明,数字乡村建设主要通过改善农民数字素养、提高“务工型”非农就业水平和消费水平影响农民的“民生三感”。数字乡村建设的上述提升效应对处于西部地区、高密度社会网络、高人力资本水平和“民生三感”水平较低的农民群体更为明显。为此应推进网络信息安全体系建设,丰富农民融资渠道,差异化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充分发挥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民“民生三感”的正向效应。
[V1] | 2025-01-16 15:05:07 | PSSXiv:202501.01638V1 | 下载全文 |
1. 陕西紫阳毛尖数字化非遗乡村振兴的实践研究 | 2025-04-22 |
2. 游客感知视角下乡村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的测度、分析与优化 | 2025-04-23 |
3. 基于功能拓展的生鲜农产品供应商“互联网+”转型策略 | 2025-04-23 |
4. 后扶贫时代防返贫的机制构建与路径选择 | 2025-04-23 |
5. 城乡融合视域下的农户结构性分化:发展选择、现实障碍与纾解之道 | 2025-04-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