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传统观点一般认为,“土木之变”后孙太后任命王朱祁钰为监国,是为主流型“成王监国说”。此外明代文献中还有一种非主流型“王监国说”,即英宗亲征瓦刺前以成王监国。然而细心爬梳原始文献便可发现两者均不能成立:按照明朝官方定制,监国由皇储专任。孙太后或英宗既未颁布过命成王监国的诏令,更无立其为皇储的主观意愿。明代士大夫普遍接受主流型“邸王监国说”,一方面是因为中前期许多人笼统地将留守京师的皇族成员一律称为监国,但更重要的原因则是希望以此掩盖成王通过宫廷政变上台的历史本相、树立其即位的政治合法性。从结果来看,明人无疑达成了既定目标。
[V1] | 2025-02-17 17:43:16 | PSSXiv:202502.00848V1 | 下载全文 |
1.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吴耀庭+印度尼西亚卫生外交研究的冷战视角:现状、意义及反思 | 2025-04-25 |
2. 山东根据地北海银行会计制度研究(1938一1948) | 2025-04-22 |
3. 略论民国时期会计师服务收费思想与实践 | 2025-04-22 |
4. 近代华资银行信息能力建设考略(1919一1937) | 2025-04-22 |
5. 理想与现实:近代中国在东北地区自有路港系统的竞争力 | 2025-04-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