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详情

论殷商王朝上帝为百神之君的观念

Reconsidering the Role of Lord Above as the Sovereign Deity in the Shang Dynasty

摘要: 殷墟卜辞所见上帝观念之研究,历经120余年,成果丰硕,如郭沫若提出上帝为至上神,胡厚宣认为帝五臣指四方与社,等等。 目前,学界对上帝是否为至上神等问题及殷代神灵体系,认识上仍存在分歧。 李
学勤认为,研究甲骨文反映的思想文化可借鉴周代礼制知识。 我们循此思路与方法,结合西周金文“上帝百神”“先王在帝廷陟降”“先王在帝左右”等材料,再分析卜辞内证可知,殷代上帝也是百神的君主,四方(包括四方风)、社、河、岳,以及高祖、先王、旧臣均被上帝驱使,执行上帝的意志与命令。 卜辞“大甲宾于咸”,可联系《左传》诸侯死后“在先王左右”来理解,即大甲辅助大乙,共同实施帝命。 孙诒让提出的“天神、地示、人鬼”说,并不能客观阐释殷代神灵体系,在殷商王朝的自然宗宙观中,上帝是百神之君,控制着天地万物运转与人间社会发展,决定了农业丰歉,都邑兴衰,其意志不可捉摸,也无法改变。 四方(包括四方风)、社、河、岳,与高祖、先王、旧臣作为上帝臣僚,具体落实帝令或天命,故受殷人祭祀,以求趋福避祸。

版本历史

[V1] 2025-02-22 22:04:01 PSSXiv:202502.01232V1 下载全文
点击下载全文
在线阅读
许可声明
metrics指标
  •  点击量22
  •  下载量4
  • 评论量 0
评论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