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于2007一2022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熵权Topsis模型、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空间计量模型、马尔可夫链模型及地理探测器模型,实证分析粮食产业“三链协同"发展水平、时空分异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2007一2022年中国粮食产业“三链协同"同比增长62.89%,其中粮食主产区水平最高;粮食产业“三链协同”发展水平总体差异逐渐增大,总体基尼系数由0.2815提升至0.3358,区域间存在两极分化现象;粮食产业“三链协同”水平具有空间正相关性,全局莫兰指数介于0.20~0.35,存在空间集聚特征;中国粮食产业“三链协同"水平发展稳定,难以实现“跳跃式"增长;农户资本状况、自然资源票赋、区域产业结构、政府支持力度等是驱动中国粮食产业“三链协同"的重要因素。据此,建议未来应重点聚焦于突破粮食产业发展格局和地域空间限制,分层次、分区域统筹协调粮食产业“三链协同"发展。
[V1] | 2025-03-07 13:06:57 | PSSXiv:202503.00378V1 | 下载全文 |
1. 陕西紫阳毛尖数字化非遗乡村振兴的实践研究 | 2025-04-22 |
2. 游客感知视角下乡村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的测度、分析与优化 | 2025-04-23 |
3. 基于功能拓展的生鲜农产品供应商“互联网+”转型策略 | 2025-04-23 |
4. 后扶贫时代防返贫的机制构建与路径选择 | 2025-04-23 |
5. 城乡融合视域下的农户结构性分化:发展选择、现实障碍与纾解之道 | 2025-04-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