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席卷而来,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文化传承与传播的方式。然而,审视当下中华文化的数字化进程,我们不得不面对两个关键问题:如何让AI 真正赋能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推进科技应用的同时,又该如何确保人文精神的主导地位?AI 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传播、创新创作和跨文化交流等领域固然展现出巨大潜力,为中华文化的数字化保护、智能传播和国际化传播开辟了新途径;但与此同时,数据隐私、算法偏见、文化认同等挑战也不容忽视。因此,唯有坚持以人文精神为引领,在完善制度保障的基础上推进技术创新,方能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而增强其国际传播力与影响力。
[V1] | 2025-03-13 15:57:06 | PSSXiv:202503.01048V1 | 下载全文 |
1.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国际传播研究 | 2025-04-25 |
2. 全媒体时代国家形象塑造的困境与超越——基于小红书“TikTok难民”事件的跨文化传播分析 | 2025-04-21 |
3. 激励广告规训了谁?一项数字时代广告劳动的控制研究 | 2025-04-18 |
4. 民国初期江南城市报刊的“地方性”实践——基于绍兴《越铎日报》(1912-1927)的探讨 | 2025-04-18 |
5. 学术期刊发展离不开专职编辑 | 2025-04-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