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充分发挥农业补贴对经营主体生产积极性的激励作用是增加农民收入与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本文在对农业补贴影响农户生产性投资的内在过程进行理论刻画的基础上,运用中国4845个家庭的微观数据,实证考察了农业补贴对农户生产性投资的影响效果及其作用路径。研究发现,农业补贴的实施确实诱发农户增加生产性投资;经过内生性处理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但这一诱导效应存在一定的异质性,具体表现为其在粮食主产区、农业受灾率较低的地区更为显著,且在兼业化程度较低、纯粮食种植户中的作用更强。机制分析表明,上述激励作用主要通过缓解农户资金约束和扩大农户经营规模两种途径实现。这一研究结论为2015年之后农业补贴结构的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撑,也为未来考虑区域票赋与农户特征的异质性政策精准制定提供方向指引。
[V1] | 2025-03-18 10:53:32 | PSSXiv:202503.01426V1 | 下载全文 |
1. 陕西紫阳毛尖数字化非遗乡村振兴的实践研究 | 2025-04-22 |
2. 游客感知视角下乡村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的测度、分析与优化 | 2025-04-23 |
3. 基于功能拓展的生鲜农产品供应商“互联网+”转型策略 | 2025-04-23 |
4. 后扶贫时代防返贫的机制构建与路径选择 | 2025-04-23 |
5. 城乡融合视域下的农户结构性分化:发展选择、现实障碍与纾解之道 | 2025-04-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