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于谦之子于冕所撰《先肃公行状》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归功于于谦一人,这种书写得到后世史家的普遍认同。然而,诸亲历其事者李贤、刘定之、叶盛甚至于谦本人所撰写的官私史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其实是明景帝君臣群策群力的结果。这主要体现在五件史事上:第一,“谏阻南迁”的主导者是宦官金英等人;第二,“朝堂定乱”的主角是景帝本人;第三,景帝全权主持战守事宜,于谦是景帝的重要助手,大将石亨与于谦政治地位平等;第四,明军杀敌战果有限,但是景帝君臣凭借毅力和智慧坚守城池,迫使也先仓促撤军;第五,英宗、景帝兄弟无意间的相互配合促使明军擒获叛阔喜宁。
[V1] | 2025-03-24 22:35:09 | PSSXiv:202503.02190V1 | 下载全文 |
1.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吴耀庭+印度尼西亚卫生外交研究的冷战视角:现状、意义及反思 | 2025-04-25 |
2. 山东根据地北海银行会计制度研究(1938一1948) | 2025-04-22 |
3. 略论民国时期会计师服务收费思想与实践 | 2025-04-22 |
4. 近代华资银行信息能力建设考略(1919一1937) | 2025-04-22 |
5. 理想与现实:近代中国在东北地区自有路港系统的竞争力 | 2025-04-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