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南唐虽只历经三代(937-975),但南唐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却不容忽视。南唐在“礼崩乐坏,文献俱亡”的时代,推行各种文化建设策略,注重宽仁行政,招抚北方士儒,并重视本土学士的培养,使其形成浓厚的崇儒之风和文化教育的繁荣,直接效果是南唐的藏书、购书与著书立说之风兴盛。南唐自上而下崇尚自然的生活情趣与追求清雅精致的审美取向,不仅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南唐文化,也使得南唐的文房器用在中国文化史与造物史上地位非凡,成为文人的追捧对象。通过对南唐藏书、文房器用的研究来看文化消费,透视南唐社会与文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史学意义。
[V1] | 2025-03-25 15:49:50 | PSSXiv:202503.02753V1 | 下载全文 |
1.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吴耀庭+印度尼西亚卫生外交研究的冷战视角:现状、意义及反思 | 2025-04-25 |
2. 山东根据地北海银行会计制度研究(1938一1948) | 2025-04-22 |
3. 略论民国时期会计师服务收费思想与实践 | 2025-04-22 |
4. 近代华资银行信息能力建设考略(1919一1937) | 2025-04-22 |
5. 理想与现实:近代中国在东北地区自有路港系统的竞争力 | 2025-04-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