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清代的矿产开采规模在不断增加的同时,亦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从而严生冲突。本文将对清代湖南狮山封禁案为代表的矿产封禁冲突进行考察,通过经济学产权理论,分析形成此类封禁冲突的经济逻辑和解决方案,并由此探讨民间组织在基层治理中所起的突出作用。矿产封禁冲突的产生,在于私有土地进行开采所导致的“负外部性”。狮山封禁案中,当地士绅通过封禁理事会与书院等民间组织,利用产权交易的方式,将私有产权转化为代表公共利益的官产或公产,从而有效消解“负外部性”。以书院为代表的民间组织,利用产权交易、公约民议等非强制性手段,在清代基层治理中起到了突出的作用。
[V1] | 2025-03-25 15:50:37 | PSSXiv:202503.02770V1 | 下载全文 |
1.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吴耀庭+印度尼西亚卫生外交研究的冷战视角:现状、意义及反思 | 2025-04-25 |
2. 山东根据地北海银行会计制度研究(1938一1948) | 2025-04-22 |
3. 略论民国时期会计师服务收费思想与实践 | 2025-04-22 |
4. 近代华资银行信息能力建设考略(1919一1937) | 2025-04-22 |
5. 理想与现实:近代中国在东北地区自有路港系统的竞争力 | 2025-04-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