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受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动,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俄国各类初等教育机构数量大幅增加,教育质量明显提高,俄国建立了现代初等教育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圣主教公会下属教会教区和地方自治局所做的贡献最大。地方自治改革以前,为更好地传播东正教思想、培育学生忠君爱国意识,也为提高居民的文化水平,教会教区学校和识字学校的数量大增;地方自治改革之后,各省地方自治机构主管教育事宜,大量地方自治局所属初等教育机构建立,虽然它们在数量上稍逊色于教会初等学校,但其在俄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最大,后期倡导的义务教育更是影响深远。俄国初等教育体系的建立,不但提高了居民的文化水平,还直接推动了俄国现代化进程,但相较于西欧国家,俄国初等教育机构在数量、教学水平和资金投入等方面都相对落后,而且教育分布不平衡的问题也相当严重。
[V1] | 2025-03-27 13:24:33 | PSSXiv:202503.03461V1 | 下载全文 |
1.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吴耀庭+印度尼西亚卫生外交研究的冷战视角:现状、意义及反思 | 2025-04-25 |
2. 山东根据地北海银行会计制度研究(1938一1948) | 2025-04-22 |
3. 略论民国时期会计师服务收费思想与实践 | 2025-04-22 |
4. 近代华资银行信息能力建设考略(1919一1937) | 2025-04-22 |
5. 理想与现实:近代中国在东北地区自有路港系统的竞争力 | 2025-04-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