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是指在法律诉讼过程中,借助具备环境科学专业技术和知识的鉴定人员,利用现场踏勘和实验模拟等多种技术手段,对涉及环境污染或者生态破坏诉讼中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且提供相应鉴定意见的活动。区别于传统司法鉴定,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涉及面广、技术难度较大、鉴定过程复杂,有待在法律层面予以进一步规范。近年来,中国陆续发布与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相关的规范性文件,不断探索和完善专家辅助人制度,持续强化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的“两结合”管理体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目前,环境公益诉讼中的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存在法律法规有待完善、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未满足实践需要、鉴定意见证明力不足、监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需要通过完善法律规范、规范鉴定机构的准入和经营管理、加强鉴定意见的证明力、健全监管机制加以解决。中国应当构建健全、统一的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标准体系,设立专门的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技术标准,以“生态+司法”筑牢生态保护法治屏障。
[V1] | 2025-03-31 08:41:30 | PSSXiv:202503.03790V1 | 下载全文 |
1. 版权法视角下学术期刊增强出版的激励路径实现 | 2025-04-27 |
2. 气候变化诉讼的中国路径 | 2025-04-27 |
3. 中国气候变化诉讼的困境审视与完善路径——以“弃风弃光”案为切入点 | 2025-04-27 |
4. “双碳”目标下气候变化诉讼的法律进路 | 2025-04-27 |
5. 德法兼治下的促进型立法:何以产生与何以促进 | 2025-0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