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适应性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量增质升”后面临如何提质培优的一个新课题。基于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关系性思维和“惯习+资本+场域=实践”分析范式,从历时性角度发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适应性历经了从焦点式适应、交互式适应到发散式适应的发展过程,同时也受到公地悲剧、认知偏倚、教育滞胀和理性选择等因素的制约。为了增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适应性,应进一步提高主观意愿,增强场域的粘性;尊重职业惯习,升华个体惯习的特性;融通社会资本,调适资本的耐性和厘清实践层次,提升实践的韧性。
[V1] | 2025-04-01 16:47:23 | PSSXiv:202504.00272V1 | 下载全文 |
1. 教育智慧:AI时代教师的核心素养 | 2025-04-26 |
2. 大学生数字劳动素养培育路径探析 | 2025-04-26 |
3. 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现实困境与行动逻辑 | 2025-04-26 |
4. 新质生产力赋能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 2025-04-26 |
5. 乡村振兴视域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施路径——以天津市津南区为例 | 2025-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