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基于四川省477个样本农户的调研数据,分析了在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户数字素养的提升对其种植结构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素养通过转变农户主观意愿、提升农户客观技能、赋能农户社会资本进而对其种植结构产生影响,具体表现高数字素养的农户将更倾向于种植经济作物;调节效应发现,经营规模加强了数字素养对农户种植粮食作物的抑制作用;异质性分析进一步表明,数字素养对经营规模在10亩及以下农户种植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粮食作物面积占比的减少,对10亩以上农户种植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农户种植粮食作物概率的降低。因此,要高度重视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户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的影响,积极探索数字乡村建设与国家粮食安全协同发展实践机制;重点关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不同规模农户的种植行为特点,创新并完善不同规模下农业补贴和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积极探索不同区域粮经作物适度经营规模,以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资源配置效率。
[V1] | 2025-04-14 16:37:52 | PSSXiv:202504.01843V1 | 下载全文 |
1. 陕西紫阳毛尖数字化非遗乡村振兴的实践研究 | 2025-04-22 |
2. 游客感知视角下乡村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的测度、分析与优化 | 2025-04-23 |
3. 基于功能拓展的生鲜农产品供应商“互联网+”转型策略 | 2025-04-23 |
4. 后扶贫时代防返贫的机制构建与路径选择 | 2025-04-23 |
5. 城乡融合视域下的农户结构性分化:发展选择、现实障碍与纾解之道 | 2025-04-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