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法学教育的一般规律来看,写作是高素质法治人才培养的必修课,是学法、明理、成才的必由之路。 同时,写作是一种传承。 我们应虚怀若谷、海纳百川,广泛吸收和借鉴前人的、当代的研究成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行万里路后再远行。法科学生作为受教育者,既是法学知识体系的受益者、见证者,也是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参与者、推动者。 要敢于对现有的知识进行批判、反思、追问,推动法学知识增长和知识体系建构,成长为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工程师”。
[V1] | 2025-04-21 13:23:22 | PSSXiv:202504.02350V1 | 下载全文 |
1. 版权法视角下学术期刊增强出版的激励路径实现 | 2025-04-27 |
2. 气候变化诉讼的中国路径 | 2025-04-27 |
3. 中国气候变化诉讼的困境审视与完善路径——以“弃风弃光”案为切入点 | 2025-04-27 |
4. “双碳”目标下气候变化诉讼的法律进路 | 2025-04-27 |
5. 德法兼治下的促进型立法:何以产生与何以促进 | 2025-0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