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详情

战国思想史脉络中的慎到与《慎子》

摘要: 《慎子》作为稷下学者少有的保留下来的著作,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慎子》被历代书志列为法家,又有韩非子吸收慎到之“势”的成说加固了这一印象。近年来,随着马王堆帛书《黄帝四经》的出土,我们对战国黄老思想有了新的认知,也激活了对战国黄老学相关文献的研究,《慎子》也在其列。从实际的考察来看,《慎子》思想以道法结合、君齐万民、因循无为以及得助成势等特征为主,具有深刻的黄老色彩。深入研究《庄子》《荀子》对于慎到的批判,可以弥合慎到形象与《慎子》文本之间的差距,从而将历史记载形象与文本典籍之思想合而为一。通过考察《慎子》与《黄帝四经》,可以进一步确定今本《慎子》的黄老道家基本倾向。由《庄子》《荀子》对慎到的批判,结合《韩非子》对慎到“势”思想的吸收,可以看到慎子的黄老思想在战国中后期发挥了较大的影响。

版本历史

[V1] 2025-04-22 22:04:15 PSSXiv:202504.02582V1 下载全文
点击下载全文
在线阅读
许可声明
metrics指标
  •  点击量3
  •  下载量0
  • 评论量 0
评论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