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艺术学 >> 美术与书法 发布时间: 2025-04-25
摘要:日本书法始终与中国书法保持着紧密的联系。通过数代日本书法家群体的不懈努力,逐渐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书法艺术,并且孕育出众多复杂的流派,其中,“明清调”书派被视为这些流派中举足轻重的一支。以王铎为代表的明清书家群体引起了现代日本书家的广泛关注,并多次亮相展览及出版物等,对日本书家产生了显著的影响,甚至出现了“后王胜前王”的论断。随着中日书法交流的深入,“明清调”书风对我国书法发展的影响成为一种值得我们探讨的文化反哺现象。
分类: 艺术学 >> 艺术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5-02-17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在当下中国艺术学的学术、学科与话语“三大体系”构建与演进历程中,基础研究领域依旧保持着较为稳健且深入的发展态势。回顾过去近 20 年的研究,一批高质量的学术研究方法、理论与体系相继出现,为中国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一趋势与 21 世纪以来的全球研究范式的转型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跨学科研究范式成为各领域的普遍学术现象,艺术学领域也在研究方法创新与多元学科交叉过程中不断开辟全新的认知视角与维度,同时也引发了在学科发展进程中的主体性反思,如何构建符合现代学术规范与国际视野的中国艺术学“三大体系”,成为当前学术探讨的热门话题。本次采访从全球化进程中的技术创新、学科整合与文化交流等视角出发,重新审视艺术学的“边界与跨界”问题,强调在中国艺术学学术、学科及话语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跨学科、跨文化对于艺术学研究中视角拓展与理论深化的重要价值,本次采访认为构建中国艺术学学术、学科及话语体系,依然需要遵循时间演进的自然规律,通过长期的积累与沉淀,以实现艺术学理论的持续创新与学科的繁荣发展。
分类: 艺术学 >> 美术与书法 发布时间: 2025-01-19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本文将近百年的书法分成三代,分别从三代不同的文化背景来分析相应时代书家的书法功力以及才情、器识和书法成就;尤对近三十年来行政化的评比机制对书法生态的意义提出个人的看法。
分类: 其他 >> 其他 发布时间: 2024-12-18 合作期刊: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分类: 艺术学 >> 美术与书法 发布时间: 2024-05-30 合作期刊: 《美术观察》
摘要:传统中国画学如何进行现代转化,我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回到史源,找出史料的最早来源,搞清楚编撰者在哪些地方做出了改动,以及为何会出现这类改动。而在画史文献史料解读的过程中,对于专业术语的考察,也是重要的一环。回到史源,揭示专业术语形成的原因,有助于我们厘清其确切的意涵以及后世所附加的意义。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发布时间: 2024-10-22 合作期刊: 《山东陶瓷》
分类: 艺术学 >> 美术与书法 发布时间: 2024-06-26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1929 年 4 月 10 日,“教育部第一次全国美展”在上海新普育堂开幕。展览期间,徐悲鸿发表了《惑》一文,表达了对塞尚、马蒂斯的不屑和拒绝。徐志摩则以《我也“惑”》作为回应,认为应正确对待塞尚、马蒂斯等人的价值。作为原全国美展筹备委员会的核心成员,林风眠虽然同样支持表现画风,但出人意料地并没有发表任何言论来声援在艺术见解上有着相同观点的徐志摩,反而在 1929 年 5 月 24 日以“艺术运动社”的名义举办了“艺术运动社第一届展览会”。本文希望借由举办这次展览的背景、组织者的动机、作品的呈现、学界的评论等方面讨论这次展览的内在意义,并以此为线索考察 20 世纪早期中国美术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遭遇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