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法学 >> 民商法学 分类: 法学 >> 经济法学 发布时间: 2025-04-11 合作期刊: 《甘肃社会科学》
摘要:基于用工关系法律整体框架,用工责任追偿权应由民法规范和劳动法规范共同构成。我国民法典有关用工责任追偿权的一般性规范未区分不同用工形式及其风险负担规范,在具体适用中存在难题。我国劳动法中用工责任追偿权几乎缺位,且和民法构成的二元调整框架也未能与现实用工形式相对应。在对用工关系体系解构的基础上,将用工责任追偿权类型化为具有从属性用工关系中的用工责任追偿权和独立劳务关系用工责任追偿权,并从劳动纪律基准立法、准从属性劳务关系用工方特殊义务设定、司法审查的关键要素等方面提出完善建议。
分类: 法学 >> 经济法学 发布时间: 2025-04-03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我国证券监管所采用的终身证券市场禁入,剥夺了行为人参与证券市场的资格或机会,需要接受“正当性”的拷问。基于公共利益理论、利益平衡分析等论证证券市场禁入的正当性,未深入到行为人自身内部寻找正当性根据,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证券市场禁入的正当性基础,应当回归到行为人自身,注重行为人自身“适合”参与证券市场的可期待性。终身证券市场禁入具有鲜明的“惩罚性”,面临着责任追究无边界等正当性难题。化解这一难题的路径是去除证券市场禁入的“惩罚性”,允许被禁入对象“救赎”自己,建立终身证券市场禁入的适时退出程序,明确终身证券市场禁入的退出标准,动态跟踪监测被禁入对象个体情况,适时赋予其参与证券市场的“第二次机会”。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行政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1-15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环境污染风险具有流动性、不确定性、跨时空性、不可测量性及难以修复性特征,导致环境污染国家治理机制和环境污染市场治理机制存在制度性局限,亟须建构环境污染社会第三方治理机制.环保社会第三方具有公共性、公益性、专业性、中立性及组织性的特点,环境污染社会第三方治理能够实现利益诉求、利益发展、利益协调及利益保障的制度绩效。针对环境污染社会第三方治理面临的宏观权力结构性失衡、中观机制整体性失调、微观行为系统性失范等瓶颈,优化我国环境污染社会第三方治理的结构性均衡机制、整体性实 施机制和系统性规范机制。
分类: 法学 >> 经济法学 发布时间: 2024-12-12 合作期刊: 《财经法学》
摘要:我国 《劳动法》颁布后的30年是伴随着劳动制度市场化改革的劳动法体系化的30年。比较《劳动法》与其后续劳动立法的内容可知,《劳动法》在固定改革方向、确立价值取向、展示制度框架上为劳动法体系化奠定了基础,也在劳动法体系化中显露出保护范围偏窄、劳动关系类型化不够、保护手段配置分层化欠缺等不足。为进一步彰显《劳动法》对劳动法体系化尤其是走向法典化的意义,应当以《劳动法》修改来统领单行劳动法律制定和修改,并在修改中提升法律位阶、完善分则体系、调整内容范式,着力于保护范围适度扩宽与保护手段分层配置相匹配以及劳动者保护的跨业态安排。
分类: 法学 >> 经济法学 发布时间: 2024-11-07 合作期刊: 《东南学术》
摘要:在人才流动被政府高度重视、人才竞争空前激烈的背景下,作为人才竞争与人才流动之矛盾结合体的劳动关系服务期制度,应当以人才流动适度自由、人才竞争公平和社会公共利益优先作为其政策目标。基于此,现行立法中,出资培训被法定为服务期的唯一事由,其具有正当性和一定的局限性;司法实践中,对特殊物质待遇、就业落户等非法定事由服务期的变相确认和支持,除特殊物质待遇服务期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外,都缺失合法性。基于《劳动合同法》的基准性和服务期制度的人才政策目标,单一服务期制度应当转向双重服务期制度,坚持服务期事由法定原则且从严限定。在完善出资培训服务期制度的同时,对服务期的特殊物质待遇事由,鉴于其正当性程度弱于出资培训且与出资培训服务期有功能冲突,对其规制应当严于出资培训服务期规制,且采取相应的公共政策配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