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新质生产力驱动审计数字化转型实施路径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3-17 合作期刊: 《会计之友》

    摘要: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起主导作用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具有高效高能全要素生产特征,在审计数字化转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探讨新质生产力引领下的审计数字化转型理论内涵、作用机制,提出将数据因素引入审计实务;其次,深入剖析了审计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风险挑战,提出可通过政策约束对被审计单位进行经济监督及绩效评估;最后,指出审计数字化转型需建立“业财审一体化模型”,打造与环境相适配的“风险免疫系统”。文章旨在探讨新质生产力通过技术生产力、要素生产力、融合生产力、协作生产力、开放生产力的新质化对传统生产力进行转型的关键要点。研究不仅丰富了新质生产力提升劳动资料生产效率的实践意义及实施路径,而且为业财审一体化模型的构建提供了创新性的思路。

  • 新时代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现实依据、实践要求及价值意蕴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发布时间: 2024-11-10

    摘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重大命题。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史来看,我们党自身蕴含着解决这一命题的现实依据,这就是中国共产党有实现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作为牵引,有源于四个自信的坚实底气,有勇于自我革命的伟大精神,有植根人民群众的重要支撑。但是,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是一项不断探索的整体性工程,在实践中必须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刻理解“两个确立”,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人民至上,不断增强“四个自我”的能力。新时代新征程,对党自身而言,解决大党独有难题能够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对国家而言,解决大党独有难题能够更好地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世界而言,解决大党独有难题能够促进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推动世界政治文明的进步。

  • 高校整体性协同治理的内涵特征与实践进路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1-03 合作期刊: 《中国高校科技》

    摘要:整体性治理理念起源于为解决管理的“零碎化”现象和政府职能“空洞化”等问题的探究,在公共管理领域应用广泛。而在教育领域,高校内部治理体系还一定程度存在部门间的壁垒、学科间的隔阂和要素间的梗阻,对推进高质量发展形成了掣肘。新型举国体制作为新时代的重要制度安排,有着丰富的内涵,极具方法论意义。映照于高等教育领域,就是要运用蕴含在其中的整体性思维、体系化方式和协同性方法,以整体性协同治理来履行好高校学科建设、科技创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时代使命。具体地,要从战略谋划、统筹要素、聚焦重点到优化体系等方面入手,以机制改革与创新形成高质量发展合力,促进一流成效产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推动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

  • 从焦虑到自洽:学术期刊编辑身份构建的悖论与消解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编辑出版学 发布时间: 2025-04-07

    摘要:学术期刊业内,身份焦虑、职业焦虑、职业倦怠等职业困惑长期困扰从业编辑,不利于学术期刊编辑人才队伍稳定与壮大和学术期刊的繁荣与发展。学术期刊编辑职业身份构建理论、社会共识与职业事实之间天然存在逻辑冲突,从根本上阻碍了从业编辑实现职业身份逻辑自洽,而职业困惑不过是职业身份无法实现逻辑自洽的外显。对学术期刊编辑身份构建中逻辑论的剖析,为社会及行业正确认识学术期刊编辑职业,探索学术期刊编辑身份构建、消解焦虑并顺利实现职业身份自洽提供理论依据和路径。

  • 编辑概念的逻辑学批判、范式重构及意义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编辑出版学 发布时间: 2025-03-26

    摘要:文章批判性分析了《辞海》《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中“编辑”定义的逻辑缺陷,揭示其中存在的理论局限、概念误植与滥用的问题。结合编辑工作的目的及其对人类精神文明的贡献,创造性提出编辑是“以培育文化、信息资源为目的,通过策划、组织、筛选和加工,使之具有推广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活动”的概念框架,解析了新概念中包含的编辑活动的本质属性和核心功能。新概念不仅对探索编辑学理论创新有积极推动作用,而且其中体现的对编辑职业的价值关照对稳定编辑人才队伍、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我国文化事业有积极的影响。

  • 21 世纪以来中国学界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热点与趋势探讨——基于CiteSpace 的知识图谱分析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4-11-23 合作期刊: 《中国高校科技》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是促进高等教育改革与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文章以CNKI 中期刊来源类别为CSSCI、时间范围为2000—2023 年的有关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582 篇有效文献为研究对象,借助CiteSpace 软件从发文时间、作者合作、发文机构、发文期刊、高频关键词、文献共被引等方面对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时间分布明显,核心作者偏少且以单独研究为主,东北师范大学建立了最为广泛的合作网络,《中国高等教育》《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江苏高教》等期刊是核心传播载体,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以及创新创业活动的核心要素是研究的热点话题。未来将重点关注创新创业教育赋能高质量发展研究、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路径研究以及数字化转型与创新创业教育变革研究。建议在研究内容、研究形式及研究方法上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 多时间尺度下载体金属铜及其伴生金属市场溢出效应研究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3-12 合作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关键金属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原材料,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多数关键金属矿产常以伴生状态存在,产量受载体金属约束,研究载体金属与伴生金属的价格影响关系,对于化解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尤为重要。采用多元小波与DY溢出指数研究载体金属铜及其伴生金属镍、锡、黄金之间的市场关联与溢出效应,结果显示,短期时间尺度下铜-镍相关性更强,长期时间尺度下铜-锡相关性更强。在不同时间尺度下,铜-镍、铜-锡金属对之间存在较强的共同运动。DY溢出结果显示,在各时间尺度下,铜与伴生金属市场存在双向溢出效应;铜是伴生金属市场风险的最大贡献者,且最容易受到伴生金属市场的冲击;在中长期的时间尺度下,铜与伴生金属的溢出幅度变化更大,分散组合投资效益差。

  • 产业集群对中国服装出口韧性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发布时间: 2024-09-25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在服装产业领域,产业集群现象尤为突出,已成为我国服装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模式。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出口结构及其对产业韧性的影响成为研究的焦点。本文运用中国服装产品出口数据,从需求侧出发,深入探讨了服装产业集聚对出口韧性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发现:产业集群与短期服装出口韧性负相关,且这一结果能够通过多种稳健性检验;进一步拓展空间杜宾模型发现,产业集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复杂的影响机制,产业集群虽然抑制了本土的短期服装出口韧性,但促进了周边地区的短期服装出口韧性。基于此,本文提出政府应实时调控,抵御外生冲击;通过建立区域内的风险共享机制,实现由竞争向协作和互惠的转变,以期持续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构建区域风险共担机制,防范新时期外部冲击风险。

  • 技术创新对清洁能源金属可持续供应影响的研究综述与展望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09-01 合作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技术创新对保障清洁能源金属可持续供应的作用不容忽视。从清洁能源金属的内涵及数据核算、技术创新对清洁能源金属可持续供应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技术创新影响下清洁能源金属可持续供应趋势分析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梳理与展望。主要结论有:物质流分析能精确核算清洁能源金属全产业链供需数据,为探究全产业链技术创新对清洁能源金属可持续供应的影响提供基础数据;为保障我国清洁能源金属可持续供应,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开源”“节流”以及全球治理等方面,有关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大部分停留在定性分析和产业链单一环节;清洁能源金属可持续供应需要考虑全产业链技术创新的影响,需要耦合清洁能源金属供应链、产业链和创新链,探究产业链上游的联合生产机制、产业链中游的高效生产机制、产业链下游需求端的产业发展机制以及循环端的耦合配置机制;未来需突破传统技术创新情景假定的分析框架,内生化技术创新的影响,进而科学研判清洁能源金属可持续供应的演变趋势。

  •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文化新型供给机制研究——基于“自主文化社会”的视角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4-10-18 合作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着力推动“形神”相融,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当前农村公共文化供给结构基本形成,但其“形散”乃至“神散”的问题逐渐显现。推进农村公共文化供给“形神”相融,迫切需要建设一个新型供给机制。由乡村文艺自组织、村两委组织、村民小组村贤理事会和农民家庭等自主参与集合而成的农村“自主文化社会”中,行政化供给错位为其创造发展空间,市场化供给缺位为其提供发展机遇,互助文化延续为其营造参与氛围,家庭代际连接为其赋予经济基础。农村“自主文化社会”作为一种新型公共文化供给机制,能够释放成本低廉、内容丰富、辐射面广的“高福利”简约治理成效,除有公益性与市场性、乡土性与现代性、创新性与融合性、自主性与组织性等复合性内在特质的“硬支撑”外,还与乡村社会关系良性互动的“软保障”密切相关。厘清农村“自主文化社会”这一新型公共文化供给机制,对推动农村公共文化供需动态平衡,避免多中心、“形神”不融合供给弊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 中国高水平网球运动员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分类: 体育学 >> 体育教育训练学 发布时间: 2025-03-26 合作期刊: 《热带地理》

    摘要:文章以中国高水平网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从人才地理学角度出发,对中国高水平网球运动员开展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展开分析,结果表明:1)从时间演化特征看,2013一2022年中国高水平网球运动员数量分布存在显著差异,东部地区总体上占绝对优势,但呈小幅度下降趋势,西部、东北和中部地区数量波动变化较为明显。2)从空间演化特征看,中国高水平网球运动员大多分布在胡焕庸线的东南侧,且两侧差异明显,但总体上呈现由东南向西北扩散的趋势。从空间格局特征看,中国高水平网球运动员空间分布的标准差椭圆呈东北一西南走向,且椭圆面积显著增长,空间重心自东北向西南迁移。3)从影响因素看,城镇化率(0.60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0.518)和区域网球场数量(0.493)是主导因子。城镇化率与区域网球场数量(0.793)、人均GDP与区域网球场数量(0.783)、人均GDP与城镇化率(0.758)3组的交互作用最强,影响程度远超单一因子。

  • “三全育人”视域下地学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 培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以()地空学院为例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4-09-27 合作期刊: 《创新与创业教育》

    摘要:培育地学类创新创业人才对创新型国家建设、地质行业的科技进步与地学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有重要意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空学院以“三全育人”理念为指导,积极探索构建地学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体系,遵循育人目标精准化、育人机制协同化、组织实施体系化的原则,从构建地学类专业创新创业全员育人共同体,搭建全过程、链条式的地学类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打造全方位地学类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等方面进行探索实践,以提高地学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

  • 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居民消费的机制与完善对策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4-10-14 合作期刊: 《理论探讨》

    摘要:数字普惠金融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是现阶段恢复和扩大居民消费的重要手段。数字普惠金融具有全面突破时空限制、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和准确评估用户风险的特点,通过支付环境便利化机制、预防性储蓄降低机制、流动性约束缓解机制和可支配收入增加机制等有效促进居民消费。为充分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消费的积极促进作用,可从大力发展数字基建、加大数字普惠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加强居民金融素质教育和完善金融监管等四个方面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对策。

  • 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转型: 内在联系、价值要求与实践路径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4-12-26 合作期刊: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科学总结和高度凝练,为我国文化事业建设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与强大思想武器。公共文化服务是文化事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基本型、保底型的现实地位,与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生活上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息息相关。因此,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质量与效益,是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持续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成果转变为人民群众切身福祉的重要体现。近年来,数字技术的冲击使社会诸多领域正在发生剧变,在此背景下,数字化转型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的全新模式应运而生。习近平文化思想与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转型之间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健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转型的理论知识体系提供了全新切入点,同时也为引导、优化实践发展指明了具体的细节要求,兼具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坚持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导,一方面对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转型提出了政治引领性、人民性、实践科学性、中华文化主体性的价值要求,另一方面从坚持党的全面政治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加强数字化供给、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数字化创新、以数字技术为支撑建构社会参与机制等维度为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转型指明了实践路径。

  • 房东头像信息对用户感知信任与行为意愿的影响研究:社会距离的调节作用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1-26

    摘要:[目的/意义] 随着共享经济的快速发展,共享住宿平台逐渐成为旅行者的重要选择。本文旨在探讨房东头像类型对房客预订意愿的影响机制,重点关注感知信任的中介作用以及社会距离的调节作用。研究有助于丰富共享住宿平台外部线索对消费者决策影响的理论,同时为平台管理与房东提供实用建议。[方法/过程] 基于线索利用理论,本文采用情景实验法,设计三种不同类型的房东头像(人形、卡通、风景),并通过问卷收集数据。实验考察了房东头像信息对房客感知信任及预订意愿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了社会距离在这一过程中是否存在调节作用。[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与卡通和风景头像相比,人形房东头像显著提升房客的预订意愿;感知信任在房东头像类型与预订意愿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社会距离负向调节人形房东头像对感知信任的影响,即在较高的社会距离下,房东头像的效果减弱。

  •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贫困治理的历程、经验与启示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发布时间: 2024-10-16 合作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贫困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消灭剥削、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贫困治理历程可以分为四个时期:萌芽时期、形成与发展时期、深化与拓展时期和创新时期。依据不同历史时期政治路线、中心任务及客观形势的变化,中国共产党有针对性地采取发挥制度优势、强化以人为本、扩大治贫视野、适时调整贫困标准与贫困治理目标、积极探索政府主导与多方参与综合减贫等多种经验做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后脱贫时代,应更多地关注精神贫困问题、解决相对贫困问题、重视多维贫困问题、防止脱贫后返贫问题,以彻底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贫困问题。

  • 高质量发展理念下湖北省城市土地利用绿色效率测度及优化

    分类: 生态学 >> 生态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1-01 合作期刊: 《生态经济》

    摘要:基于高质量发展理念,改进效率测算体系,建立纳入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对湖北省16个城市1999—2017年的土地利用绿色效率进行测度、对演进特征进行分析、对损失程度进行评估,结果显示:(1)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若不纳入土地利用效率测度体系会使结果高估,有偏“高效绿色”发展要求;(2)湖北省土地利用绿色综合效率平均水平较高,达0.80,但不同城市间差距大;(3)主导湖北省土地利用过程中经济产出增长和环境污染降低的关键因素是生产技术;(4)湖北省多数城市劳动力和土地资源要素投入过剩,且污染排放过度,需降低幅度平均接近25%。最后提出湖北省城市土地绿色效率改进的政策建议。

  • ESG信息披露会提升企业绩效吗?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3-21 合作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学报》

    摘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探索建立健全ESG 体系的背景下,探究ESG 信息披露能否提升企业绩效,对上市公司被市场认可与价值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借助企业ESG 评级信息披露,以2011-2020 年中国A 股上市公为研究对象,检验ESG 信息披露对企业绩效产生的影响,并对其影响机制进行探讨。结果表明,ESG 信息披露能显著提升企业绩效,缓解融资约束与提升市场关注度是其潜在的作用渠道。进一步研究发现,ESG 信息露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因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内部控制质量和行业属性的异质性而产生显著差异,即对于机构投资者持股较高、内部控制质量较好和非污染企业而言,ESG 信息披露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研究结论富了企业ESG 信息披露正面经济后果的研究,为企业重视ESG 履责与扩大ESG 投资,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依据。

  •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企业现金持有的影响——基于管理者经历视角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0-08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紧迫性和不确定性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使得企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手工整理补齐2004—2018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基于固定效应模型,试图从管理者经历视角检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企业现金持有的影响。结果表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企业现金持有具有正向的影响;管理者学术经历会增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企业现金持有的影响;现金流危机经历会削弱管理者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经历对企业现金持有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传导路径发现,有该经历的管理者会选择持有更少的债务及表现得过度自信,进而影响企业现金持有水平。本文在梳理和总结管理者过往经验研究的基础上,扩展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企业现金持有影响的研究,同时也为高管在应对突发事件中制定企业现金持有策略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