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全生育友好的就业政策体系研究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劳动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4-23

    摘要:促进工作和家庭生活平衡是提高育龄群体生育意愿和生育率的题中之意。鼓励生育已经成为全球低生育率国家的普遍政策选择,在就业领域呈现鲜明的特征。相比之下,我国就业政策仍存在对生育不友好的问题,表现为政策体系碎片化、对象单一化和目标短期化,影响政策落地落实。建议借鉴国外经验,针对“生育”“养育”和“就业”全过程施策,围绕“主体”和“相关方”多方面施策,抓住“痛点”和“关切点”长周期施策,构筑完备高效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精准有力的激励机制。

  • 我国养老服务资源配置机制研究

    分类: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4-04-17 合作期刊: 《社会建设》

    摘要:本文基于整合照料理论,从需求侧和供给侧出发,以老年群体对养老服务资源配置的主观意愿为出发点,结合近年来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政策走向和各地对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协调发展的创新实践,尝试构建本土化的养老服务资源配置机制模型。在政策上,养老服务资源配置发展思路从“板块式”转向“协调式”;在实践上,北京、上海等地探索出养老服务资源机制协调与服务协调的实践经验。该模型包括资源供给层、资源配置层和资源接收层,资源供给层强调将政府、市场、社会养老服务资源下沉至家庭“最后一公里”;资源配置层包括资源配置模式和资源配置载体两大维度;资源接收层以老年群体为核心,共同为老年人提供综合连续、方便可及的服务。

  • 数字乡村建设驱动西部地区共同富裕 ——内在机理及实证检验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0-25 合作期刊: 《西北人口》

    摘要:数字乡村建设既是数字中国战略的重要方面,也是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研究数字乡村建设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文章基于2018~2020年中国817个县域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乡村建设对西部地区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乡村建设既能促进提升农村居民相对收入,也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显著推进了西部地区共同富裕进程。分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乡村建设促进西部地区共同富裕的积极效应在县级市中要大于非县级市。分维度异质性分析发现,乡村经济数字化以及乡村生活数字化对西部地区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产业结构升级是数字乡村建设驱动西部地区共同富裕的重要作用渠道,意味着数字乡村建设可以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来提高农村居民的相对收入,收敛城乡收入差距。数字乡村建设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乡村治理数字化门槛,跨越门槛值后,数字乡村建设弥合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更大。由此,在持续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在西部地区纵深发展的同时,应重视数字乡村建设差异,搭建区域共建协作机制,兼顾其均衡发展,建立数字乡村建设赋能共同富裕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数字乡村治理能力,以良性数字乡村建设促进西部地区共同富裕,实现城乡共享共同富裕成果。

  • 推进居家养老需要关注的关键问题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工作 发布时间: 2024-10-10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居家养老是我国居民养老方式中的主要选择。2015年以后,在政策和实践的双重推动下,我国居家养老发展进入了快车道,服务覆盖面快速扩张,内容也逐渐丰富。但相关调查也显示,居家养老的整体发展同居民需求之间仍有较大差距。服务内容欠缺、现有供需不匹配、城乡差异较大等是居家养老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医疗服务是居家老年人最关切的内容,但现有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适老的现象还比较明显。收入水平过低成为制约农村地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重要因素。扎实推进居家养老建设,需要在提升农村居民养老收入的同时,立足城乡社区对现有服务进行扩容提质,此外提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适老化水平也应成为近期一项重点工作。

  • 老年人休闲活动与心理抑郁的关系研究

    分类: 社会学 >> 人口学 发布时间: 2025-03-25 合作期刊: 《人口与社会》

    摘要:[摘要]休闲活动是老年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老年人休闲活动和心理抑郁的关系具有现实意义。基于2011—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使用HLM回归模型对休闲活动和老年人心理抑郁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有三成以上老人自评处在心理抑郁状态;运动类、社交类、技巧类休闲活动均能显著降低老年人心理抑郁的风险,但效果存在差异。政府应鼓励老年人多参加休闲活动,为老年人开展休闲活动提供空间和物资保障,积极促进健康老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