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工商管理学 >> 旅游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4-16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社区生态旅游(CBET)聚焦于欠发达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当地社区权益,在国际社会已形成相对成熟、不断进化的知识领域,是边远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形式。历经20年积淀,厘清CBET发展的中国本土化路径与特征既是对当下扶贫实践需求的呼应,又可为国际CBET研究提供中国经验。中国CBET特征包括:(1)外源性推进。从NGO外部推动向政府内在推进方向发展;(2)多源性发展。从国际流行的近景区-生态富集型CBET向自景区-文化富集型CBET拓展;(3)社区主导型强社区参与模式非主流,政府主导型依然为主流,但政府变革与权利界定已受关注;(4)以土地为代表的社区权益保护是中国CBET发展元问题;(5)CBET扶贫要坚持基于可持续生计的综合面向,并以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促进贫困、文化富集型CBET发展。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4-01 合作期刊: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摘要: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民族高校目常教育,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的必由之路。在党和国家越来越强调弘扬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以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民族高校教育的必要性为出发点,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民族高校教育的实践探索和现存问题,并深入挖掘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从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院校大学生培养紧密结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07-29 合作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对口支援作为中国特色国家治理机制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2013—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研究发现:对口支援显著促进支援地企业向结对城市投资,有助于突破资本流动的“卢卡斯之谜”;该效应在国有企业、受援地市场化程度较低和结对城市产业结构差异性较大时更显著;对口支援政策通过传递制度压力、降低企业在受援地的投资成本、提升企业对受援地的信息和资源获取发挥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对口支援下企业异地投资能够提升受援地和支援企业发展质量。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对口支援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作用提供证据,也为深化新时代对口支援政策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启示。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社会保障 发布时间: 2025-03-25 合作期刊: 《人口与社会》
摘要:[摘要]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作为一种新兴的社区养老模式,为有效满足老年人身边、床边养老服务需求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对北京市10个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进行调查,在技术接受与使用整合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安德森行为模型,构建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使用行为模型,并采用结构方程的实证研究方法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显示:获得期望、努力期望、感知信任、感知价格、便利条件影响老年人对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的使用意愿,进而影响其使用行为。此外,倾向特征(年龄、性别)、使能因素(收入、子女数)和需求因素(自评健康)在老年人养老服务驿站使用行为的影响路径中产生调节作用。基于此,提出合理布局、完善设施,提升老年人的便利感、信任感、获得感等对策建议,以推动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的发展。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3-24 合作期刊: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摘要:当前,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已经成为全社会共识。在此背景下,加强高校教学学术研究必然成为持续改善和不断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政策与行动备选项之一。在这篇访谈中,在教学一线耕耘九年的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教师马玉洁提出:(1)从“关系型教育”理念出发,无论是本科教学还是研究生教学都应该力图做到四个联结,即情感联结、知识联结、应用联结和多元价值联结;(2)妥善处理“教学”与“研究”之间的矛盾,关键在于指导学校运转的激励机制能否妥善处理好两个关系,即现在的教学与现在的科研之间的关系和现在的教学与未来的科研之间的关系。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4-05-27 合作期刊: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1+N”政策体系之一的绿色投融资是中国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推动力。通过梳理1990-2021年间收录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中国知网(简称CNKI)的绿色投资文献,可以展示该研究领域的研究轨迹、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研究发现:30年来绿色投资发文量和研究主题与全球有关气候环境方面的重大协议是同步跟进的,切实回应了有关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重大现实问题;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集中在绿色投资内涵、绿色投资作用机理和应用领域等方面,有关“中国”以及“一带一路”的绿色投资问题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绿色投资的研究演进过程呈现出从外生性到内生性,从合规性到战略性,从对环境被动的风险规避到主动的社会责任承担和金融产品创新的积极发展态势。未来研究应更多立足国情,加强多学科融合,多维度诠释绿色投资作用机理及发展逻辑,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绿色投资新问题。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1-25 合作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摘要: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人类生产力经济和生产力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科学技术进步周期与新质生产力发展之间有着密切关系, 科学技术创新对生产力要素结构、生产力组织形态、生产力运行机理和经济发展态势, 都会产生深刻影响。新质生产力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经典“ 生产力-生产关系” 理论架构之上, 对当前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生产力是建立在每一个时代发展背景之上的, 其生产力水平与其当时所处的人类社会发展阶段息息相关。代表每一时代的科技水平的生产力就是当时的新质生产力, 从历史时间维度和历史空间维度而言, 新质生产力都有着对物质资料生产的自身演化规律。发展新质生产力, 能够推进共建“一带一路” 倡议, 破局国内国际双循环, 有效应对当前国际地缘格局, 并在提升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 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1-19 合作期刊: 《齐鲁学刊》
摘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成就以及制约高质量发展因素提出的新的生产力理论,是中国应对内外环境变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科学技术进步周期与生产力发展之间具有密切关系,科学技术创新对生产力要素结构、生产力组织形态、生产力运行机理和经济发展态势,都会产生深刻影响。新质生产力的“新”在于通过对马克思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唯物主义社会发展观的创新运用,探究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路向和表现形态。通过分析我国对历次科学技术进步周期的把握程度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探寻新质生产力破解挑战的路径与机制,发现通过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以及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新质生产力,展现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和支撑力,能够突破我国高质量发展瓶颈,开辟我国高质量发展新境界。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3-25 合作期刊: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摘要:“内地西藏班(校)”是改善西藏教育结构、促进西藏发展的重要政策。“内地西藏班(校)”学生的求学收获感能够较为直接地反映出“内地西藏班(校)”教育政策实施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基于ABC态度理论,通过质性研究方法,对12名“内地西藏班(校)”学生进行访谈后发现:在认知层面上学生的认同感有待进一步提升;在情感层面上既存在收获与难忘,也存在缺失与煎熬;在行为层面上表现出支持身边人到区外求学。此外,在对三个层面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出积极和消极的两种求学收获感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