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图书馆学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4-10-04
摘要:数字技术推动文化遗产数字化转型沿着“数字化-数据化-数智化”的方向演进,并形成相对独立的空间维度。本文从意识、政策、市场、文化、技术五个方面分析了数智时代背景下文化遗产数字化的理论逻辑,结合腾讯“探元平台”案例,总结了其对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启示:探索文化遗产数字化社会共创路径、构建文化遗产数字化创新应用体系、强化文化遗产数字化知识产权保护、打造文化遗产数字化叙事媒体矩阵。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5-04-14 合作期刊: 《浙江档案》
摘要:中俄两国政府部门、高层领导、政党组织、各级官员、文化机构和民间等在历史上产生了大量的记录与反映中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宗教往来交流关系的档案史料,开展联合编纂有利于汇集散存档案,发掘这一珍贵档案遗产,助力中俄文化交流与合作。通过梳理学术研究以及编纂现状分析,提出中俄关系历史档案联合编纂问题,在论述联合编纂对象、思路与价值的基础上,提出档案联合编纂的机制、方式与路径。以中俄档案领域合作交流为契机,从资源性、史料性和多元性维度开展递进式联合编研,可创新编研方式,助力中俄友好互信与命运共同体构建。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专门史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古代史 发布时间: 2025-04-08 合作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摘要:宋代四川地区形成了成都平原与四川盆地中北部两大蚕桑丝织业产区并驾齐驱的局面。蚕桑丝织业的发展深刻影响了当地的民户生计,不仅耕织结合的生计方式更加普遍,而且随着人地关系的变化,一些农民开始脱离粮食生产,转而以经营蚕桑丝织为生,民户的生计方式更加灵活多样。蚕桑丝织业在民户生计中的地位凸显,与当地民户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通过蚕市可以了解成都地区民户的生产节律、与市场关系,以及信仰习俗等日常生计安排。不过由于宋朝在四川地区征收大量的丝织品供应西北军需和奢侈消费,当地民户负担沉重,生计状况并不乐观。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专门史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近现代史 发布时间: 2025-04-08 合作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摘要:太平天国战争期间及其后,两江总督曾国藩亲自厘定一系列战后赋税征收章程,对遭受重创的苏、皖二省进行重建,在地方社会产生了持久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光绪歙县公控钱粮案”中得到生动的反映。自光绪二十年开始,徽州黟歙二县士绅针对州县政府的浮收行为,以“曾文正公定章”为说辞,奔赴府县、省城,层层上控,希望官府减少正额外的附加征收。此番上控延续至光绪二十二年,留下了各衙门处理该案的公文批示及士绅联络函件,从中我们得以窥探清末基层财政运作,特别是田赋征收中以“曾文正公定章”作为其制度渊源进而引出的从正额、附征到盈余终至地方公费的演变路径。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5-03-27 合作期刊: 《兰台世界》
摘要:在阐述中俄历史关系档案概念、特征与边疆治理多元价值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发掘目标、构建多元机制、开发数据产品、多元发掘价值等方式,全面发掘其边疆治理多元价值,以为推进中俄边疆治理体系与现代化建设提供档案文化助力。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古代史 发布时间: 2025-03-25 合作期刊: 《学术研究》
摘要:虽然清朝的国号为“清”,但在清末的《大清国籍条例》中却将“中国”作为“国籍”,由此 其国号似乎也就成为了“中国”。要理解这一过程,就必须了解皇朝时期构建的天下秩序。首先,清朝与 (大)清国存在本质区别,清朝统驭的是天下,而大清国统驭的则是现代人所谓清朝的“疆域”;其次,“中 国”除作为一个国和一个地理单元之外,还表达了相对于“四夷”的优越性,因此既是清朝的核心,也是 清朝统驭天下的合法性的来源之一;再次,皇朝时期,由于“中国”一词所体现的优越性,因此在与“四夷” 交往时,通常使用“中国”一词,而不太使用中性的“大清国”这一国号,更不太使用皇朝的天下之号;最后, 英法美俄等国都习惯用“中国”一词来指代历朝统驭的地理范围。由此,内外因交织,使清末在向现代国 家转型时,越来越多地使用“中国”作为国家的名号。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2-20 合作期刊: 《档案学通讯》
摘要:档案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社会科学。在档案学中有一部分研究对象及其对应的档案学概念、档案学 理论、档案学课程目标等方面,都呈现出比较明显的人文-社科双重属性:即既具有社会科学属性,又具有人文 学科属性;并且离开人文学科属性,社会科学属性也无法单独成立。目前,在对这些对象的研究中,人文学科属 性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并由此导致在学科建设上出现了一些问题。而理解这种双重属性,对于理解部分档案学 研究朝人文学科方向回归的趋势,对于深化档案学的人文学科属性认知,进而对于促进档案学的学科建设如准 确理解、定义档案学概念,发展档案学理论,以及定位档案学课程目标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5-02-12 合作期刊: 《兰台世界》
摘要:论文基于共建共享视角,采用文献调查法和实地访谈法,围绕资源构成、组织框架和应用模式三方面对GLAM平台支持下的滇西抗战档案开发体系进行了架构,并在物理数据层和应用互动层对其模型进行详细设计。滇西抗战GLAM平台的背后是数字时代共建共享的趋势与需求,建立合适的模式以节约社会资源、提高文化服务效能,并为抗战社会记忆的保存和传播提供新路径,是题中之义。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5-02-12 合作期刊: 《兰台世界》
摘要:云南遗存有丰富的元明清时期形成的儒学碑,这些儒学碑记录了中央王朝在云南推行“教化”政策,兴办儒学,传播汉文化,促进云南各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流交融的历史。论文分析碑刻文献编制现状与存在的资源分散、主体众多与方法滞后等问题,阐述元明清时期云南儒学碑的概念界定、资源特征,及其在边疆文化治理方面的发掘价值,从数字化的视角提出优化编制的开发对策。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1-16 合作期刊: 《档案与建设》
摘要:清乾隆年间,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事件留下了大量档案,这些档案是清代民族交往交 流交融的真实记录。引入数字人文的本体理论、知识图谱技术,探讨档案知识化挖掘问题,可创新 档案整理方式,助力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的研究。文章以现有土尔扈特档案整理成果为基础, 立足民族档案服务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现实需求,依托历史大数据理论提出研究问题,从档案数据 整合、本体模型构建与数据资源组织三个层次构建土尔扈特档案知识图谱,开展基于档案记载主 题、土尔扈特回归事件、核心人物关系与行文互动情况的多维度知识挖掘。文章意在以数字叙事 还原历史发生场域,应用数字人文驱动土尔扈特档案价值的当代转化与智慧化利用,为中华民族 共同体建设提供档案知识服务。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4-10-04
摘要:历史档案学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文化底色,对中国历史档案的深入挖掘与研究是档案学发展的重要一环。本文系统梳理了历史档案学的概念和历史档案学的学科沿革,并对三部历史档案学经典著作:王可风的《历史档案的整理方法》、倪道善的《明清档案概论》和秦国经的《明清档案学》进行评介,从结构和内容维度对三本书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并从引文分析的角度探究经典著作的思想影响和学术价值。研究结果表明,经典著作不仅为档案的整理和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也对后世的历史档案学以及相邻学科的理论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4-08-22 合作期刊: 《兰台世界》
摘要:档案学专业高等院校是我国档案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社会环境、技术与学科环境的变化,催生着档案学专业高等教育的优化与升级。而对适宜时代所需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摸索与探讨,即可视为这种优化与升级的主要手段之一。我国档案学专业的高等教育起步整体晚于欧美,对欧美档案专业课程教学实践方式的研究,将助益于我国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本文通过对美国部分高校档案专业课程堂上教学、堂下实践的梳理,归纳课程教学方式独有的亮点,基于此深入分析其课程教学的目标定位、设计、实施与拓展,得出我国档案专业课程获得教学效果提升的有益启示。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4-08-07 合作期刊: 《档案与建设》
摘要:我国拥有丰富的海疆历史档案,依托证据链理论,开发其证据性产品,有助于从文化 宣示主权的视角,维护我国领海主权完整与安全。论文借助证据链理论,从开发主体、开发对象、 开发环节、开发服务四个要素维度,构建海疆历史档案证据性产品开发模式,并以国务院新闻办公 室发布的《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白皮书为例,开展实证研究。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4-08-02 合作期刊: 《档案与建设》
摘要:论文阐述少数民族档案及其服务转型工作发展历程,以及新 时代党的治边方略对服务转型的指导意义,分析其滞后的表现,提出少数 民族档案服务转型思路与策略,即以新时代党的治边方略为引领,从方针 政策、制度构建、资源建设、方法创新与档案治理保障等方面推动少数民族 档案服务转型。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4-07-25 合作期刊: 《档案与建设》
摘要:文章阐释了红色档案产品开发在挖掘传承红色基因内涵、优化红色档案开 发工作、拓展红色档案传播时空等方面的意义,指出其存在理念亟待转化、资源建设滞 后、技术人才不足等问题,并从构建保障机制、建设开发团队、策划开发工作和编制档案 产品方面,提出融媒体时代红色档案产品开发对策,以更好地传承红色文化,传播正能 量,弘扬时代主旋律。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4-07-25 合作期刊: 《档案与建设》
摘要:征集美国馆藏中共抗战档案文献可以丰富我国红色档案资源,构建红色记忆,服务社会利用,助力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当前我国的美国馆藏中共抗战档案文献征集工作面临着征集对象复杂多样、征集主体参差多元、人文交流 面临挑战等问题和困境,应当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工作保障;制定征集规划,拓宽征集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