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发布时间: 2024-09-26
摘要:本文通过对吉尔吉斯斯坦国家历史博物馆和美术博物馆内藏品的实地考察,发现中华文化对吉尔吉斯斯坦艺术和手工艺品的图形装饰、色彩元素,及铸造工艺等方面均具有明显的影响。同时,还发现馆内藏品对中国文化与艺术元素有明显的承袭与发展,体现了人类文明在发展中的包容和淬炼,促进了中吉两国的文化交流。
分类: 艺术学 >> 艺术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5-04-22
摘要:段建珺是和林格尔剪纸艺术的传承人,《段建珺剪纸》一书的出版面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界的一件盛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成果,对剪纸这一传统民间技艺的传承、保护、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段建珺剪纸》承载了多民族世代交融,丰厚富集的文化信息,它的出版无疑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丰硕的文化成果,也是推动内蒙古“北疆文化”建设,为努力完成国家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凝聚人心和力量的文化体现。
分类: 艺术学 >> 设计艺术学 发布时间: 2025-04-22
摘要:文化兴而国运兴,丰富的民族文化艺术见证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光辉历程。少数民族手工艺传承不仅体现着匠人精湛的技艺,还载其民族认同与家国情怀。乌拉特铜银器制作技艺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历史、审美、教育和艺术等价值。然而,在众多金属器皿中,如何通过某些主要特征识别出其为乌特拉铜银器,就需要对其文化基因进行梳理并解读,从而更好地促进其守正创新。基于此,笔者采用柏贵喜学者提出的基因识别“六元论”和“四特性”来梳理乌拉特铜银器技艺的文化基因。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 发布时间: 2025-04-01 合作期刊: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路远从1978年发表处女作《最后一次约会》至今已46载,他的创作与中国当代新时期文学的时间脉络相吻合。路远是一位高产的作家,他的创作聚焦现实与历史,彰显中华多民族文化,在曲折、跌岩的故事中书写生命传奇,张扬生命力量;多元复调混杂、对照,小说创作与剧本创作并行不悖。将路远的生活经历、文学创作与文学活动相结合,进行综合考量,可以把路远的创作分为四个阶段:1978年至1984年的配酿期;1984年至1987年的发期;1987年发表《红马鞍》为界,路远的创作进入转型期;1990年之后的创作为成熟期。以编年的形式梳理路远不同时期的作品,可以为路远研究提供详实的资料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