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发布时间: 2024-08-04
摘要:抗日战争时期,聂荣臻领导晋察冀根据地军民,在长期的敌后游击战争中,领导平原游击战争,创建了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平原根据地;提出“游击战正规化”的思想,合理设置部队编制,提高官兵军事文化素质,根据形势制定多种游击战法,打破敌人的“扫荡”;正确处理了抗战中游击战和运动战的关系,既发展了自己,又消灭了敌人。聂荣臻领导下的晋察冀游击战争实践及其经验总结丰富了毛泽东游击战争战略思想。
分类: 法学 >> 法学理论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4-09-24
摘要: 当下的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并不仅仅为了满足农村和农民的法律需求,其现实意义亦超越了民族国家建构理论和经典现代化理论对公共法律服务的一般定位。应从在中国式现代化出发,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法治轨道载体功能的发挥,理解和把握当下中国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意义。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指向是一个复合的任务体系,既包含“法律需求满足”亦包含“法律需求激发”。农村公共法律体系建设并不是一个“单兵突进”的过程,应当将农村公共法律体系建设路径“深嵌”在中国式现代化整体进程中加以系统规划。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图书馆学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2-20
摘要:大学生阅读素养教育评价在全面实施的过程中,评价逻辑从分隔转向融合、评价文本从松散无序转向系统建构、评价内涵从单向逻辑转向多项表达、评价理念从结果导向转向学生中心。为推进大学生阅读素养评价可持续发展,应关注评价中的理性失衡、评价失能、关系隐退、技术缺位等问题。在理性层面,面向社会发展、推动可持续评价。在主体层面,突出“评价”成效、推进“学生参与”。在关系层面,转向“关系性”对话、彰显“欣赏型”评价。在技术层面,促进技术“增能”、提升数据“赋能”。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图书馆学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2-20
摘要:从情感交流隐而不彰、馆员“师者”身份的隐喻、“主体间-知识域”的区隔三个方面对图书馆教育的关系性拘囿进行分析,继而探讨关系性对话,包括:欣赏型育人之理、适性育人之道、诗性育人之思。并进一步提出“馆-生”关系:图书馆教育变革的通道,即“馆-生”共建的教育组织、“馆-生”共舞的对话格局、“馆-生”共创的育人理念,以期为高校图书馆教育变革提供有益参考。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09-14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党和各级政府多措并举助推农村电商发展,自此农村电商迅速崛起、蓬勃发展,成为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新亮点。据统计,2014—2023年,农村网络零售额从1800亿元增长到2.5万亿元,增长了近13倍。安徽省巢湖市积极探索农村电商本土化发展路径,围绕农村电商提质增效,进一步激发农村电商新动能,为实施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源动力”。本文建议通过挖掘地方特色资源、健全物流配送体系、提高品牌建设、农村电商人才培养以及健全金融服务体系等策略,促进巢湖市农村电商持续高效发展,以期助力巢湖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分类: 统计学 >> 统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4-23
摘要: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老年群体面临死亡认知局限与晚年生活目标迷失的双重困境,传统文化中的生死避讳观念与现代生命教育理念的缺失进一步加剧了这一矛盾。本研究旨在揭示死亡教育理念缺失的生成机制及其对老年人文化调适的影响,探索本土化生命教育的重构路径,以提升老年人生命质量。通过混合研究方法,结合定量调查、定性访谈与文献分析,系统剖析城乡老年人的死亡态度差异及文化调适障碍。研究发现传统仪式消解、代际沟通断裂与社区支持失效构成文化调适的核心困境,农村地区因制度性资源匮乏与家庭伦理禁忌,死亡恐惧与心理负担显著高于城市。基于提出“传统智慧激活一代际联结强化一制度保障赋能”三位一体的干预框架,融合儒家伦理、道家自然观与现代临终关怀技术,构建社区一家庭协同支持网络。本文创新性整合传统文化调适机制与西方死亡教育理论,为本土化生命教育体系提供理论支撑;为优化临终关怀政策、完善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及推动社会死亡认知转型提供策略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