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4-09-09 合作期刊: 《广东青年研究》
摘要:在中国共青团百年历史进程中,1949—1966年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具有中国特色的青年组织体系在此期间创建;“党怎样领导青年团,青年团应怎样工作”两大基本问题得以解决;共青团服务党政大局、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成绩斐然;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照顾青年特点,开展独立工作,由共青团工作的指导方针内化为全团的自觉行动和基本工作模式,在此期间积累的许多宝贵经验对于新时代共青团深化改革创新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分类: 教育学 >> 职业技术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4-12-06 合作期刊: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摘要:普通本科高校试点举办职业本科教育,是国家的顶层制度设计,是国家构建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是现代职业教育领域的新生事物,目前正处于起步的关键阶段。在职业教育板块,普通本科高校应该明确职业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定位,统筹规划专业布局,厘定专业招生生源,理顺职业本科专业的管理机制,探索推动职普融通,切实保证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从而探索出条扎根中国大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本科职业教育发展路径。
分类: 教育学 >> 职业技术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4-12-11 合作期刊: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摘要: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推进应用型本科与职业本科融通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何统筹建设好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同时举办普通本科、职业本科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难题。目前,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存在生产服务功能发挥不突出、资金保障欠缺、管理运行机制不完善等现实困境,应在应用型本科与职业本科融通发展视域下,借鉴高职院校的相关建设经验,从强化产教融合育人理念、科学规划基地建设、加大专项资金投入、优化职业本科实践教学团队、及时更新实训内容、健全校企合作机制等方面同时发力,切实加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分类: 艺术学 发布时间: 2024-10-08 合作期刊: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摘要:注重地域特征是当前舞剧创作的一大特点。近年来,山东高校、院团等机构扎根齐鲁大地,创作出了一批以山东三大秧歌为主要舞蹈语言,塑山东人、演山东事,注重表现山东地域的人文风物,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征的优秀作品,引起了艺术界广泛的关注。因此,将山东舞剧置于从“强调地方特色”到“地域舞剧”的宏观背景下,以空间性、历史性和文化性为出发点,对其在题材选择、创作手法运用、民俗符号呈现等层面的地域性表达进行观照,同时对如何提升舞蹈在齐鲁文化语境中的价值进行探讨.无疑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社会保障 发布时间: 2024-12-05 合作期刊: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摘要: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技术接受模型,对城市居民养老服务金融参与意向进行研究,构建养老服务金融参与意向的结构方程模型,揭示影响城市居民养老服务金融参与意向的关键因素及其机理;采用问卷调查法,搜集986份有效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感知行为控制、主观规范、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正向影响城市居民参与养老服务金融的意向,感知风险负向影响济南市城市居民参与养老服务金融的意向,初始信任在用户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正向影响养老服务金融行为意向的关系中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发布时间: 2025-03-20 合作期刊: 《临沂大学学报》
摘要:新型跨境易货贸易生态的机制构建与路径选择在全球“去美元化"趋势下显得尤为重要。尽管美元仍占据国际支付和储备货币的主导地位,但“去美元化”潮流为新型跨境易货贸易提供了发展机遇。新型跨境易货贸易作为一种替代贸易模式,能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数字化基础设施,实现更高的交易匹配效率和效益。然而,该模式面临政策缺失、信用保障不足、价值评估公允性挑战以及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为此,应围绕零散型、集约型和自组织型三种新型跨境易货贸易生态系统设计架构,并通过竞合机制、线上线下融合机制、业态融合机制以及风险评估与防范机制克服当前的困境,推动新型跨境易货贸易生态的健康发展。在政策方面,建议明确监管政策,利用区块链技术构建信用体系,建立货品价值评估体系以及筹建“易货贸易保护基金”,以促进该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 发布时间: 2024-11-15 合作期刊: 《临沂大学学报》
摘要:刘建东的小说《无法完成的画像》从小切口切入,袁展现了风云际会下党的地下工作者的故事。小说的独特性在于叙事方式的独特性(悬念的设置)、限制性叙事视角的采用和叙事视角的多元化、叙事时空的腾挪转移,实现了对传统革命历史文学叙事模式和叙事策略的突破与超越,使革命历史文学叙事和革命英雄书写呈现出异样的光彩。与传统革命历史小说相比,《无法完成的画像》做到了革命历史的宏大叙事与个体经验的有机融合,“野隐藏在海平面下的冰山一角”的独特写法和深入历史风云中边缘形象的个体体验,为革命历史题材提供了一个“以小见大”的表现视角,同时也丰富了革命者形象的塑造,于细节处洞见革命英雄的无私、无畏与奉献,激发了当代读者对革命历史和革命英雄的追忆。
分类: 教育学 >> 职业技术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4-12-06 合作期刊: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摘要: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要素,国内外都对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具体到我国目前正在稳步推进的职业本科教育,“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存在着培养体系缺乏整体设计、“双师型”教师能力结构失衡、评价标准不完善等问题。为此,基于专业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实践教学能力、创新设计能力、数字技术能力这一“双师型”教师的能力架构,职业本科教育应加快构建系统的专业能力培养体系,搭建产教融合的教师发展平台,强化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能力,打造校企协作项目化培养模式,构建赋能教师的数字支持体系,从而推动职业本科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高质量发展。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 2024-10-02 合作期刊: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摘要:红色文化资源开发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支撑。乡村振兴语境下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难点主要体现在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动力不足,传承创新难: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缺失,与乡村产业融合难;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专业人才培养难等方面。需要突出党建引领,着力提升乡村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内在动力;深入挖掘乡村红色文化资源的精神内涵,着力创新传播、呈现方式;整合资源统一规划,着力完善乡村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顶层设计:强化品牌意识和产业引领,着力促进红色文化资源的融合转化:加强队伍建设,着力培育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专业人才。
分类: 教育学 >> 职业技术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4-11 合作期刊: 《大学教育》
摘要:新时代司法社会工作实务领域的深化拓展对司法社工人才的培养机制提出了新要求,新文科建设战略为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应用型司法社工人才提供了历史机遇。文章从司法社工人才的内涵标准出发,将人才培养定位为“通专结合”“通专并重”,坚持把握知识的“中国化”取向、能力的“实践性”取向和人才的“针对性”取向,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结构复合性,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打造高水平特色“金课”,建立支持联动机制、保障学生可持续发展等,为推动司法社工人才培养机制的融通创新提供路径与保障。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社会保障 发布时间: 2024-12-05 合作期刊: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摘要: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迫切需要。老年群体是具有较大差异性的中观概念,低龄老年人的群体特征和养老服务需求变化值得关注,表现为其子女关系上从“养儿防老”到“不给子女添麻烦”,健康理念上从“没病没灾”到“全面健康”,价值追求上从“经济价值为主”到“情绪价值并重”,生活方式上从“柴米油盐”到“诗与远方”,精神生活上从“老有所养”到“学养结合”,社会参与上以人权为基础的全面参与逐渐增多。需要抓住重要窗口期,在科学研究、制度设计、老年教育、宣传引导和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等多方面加大投入和创新力度,提前谋划布局,通过深化改革助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4-03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文化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对会计信息质量发挥着不同于正式制度的独特作用。本文通过梳理Hofstede-Gray框架下文化维度与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文献,着重评述Hofstede-Gray框架的理论演进以及该框架下特定文化维度与会计信息质量的经验研究,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改进方向:理论上,可对Hofstede-Gray框架进行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并扩大其应用范围,将其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相结合;经验研究上,可通过样本选择和合适工具变量的选取减少内生性问题。本文提出的改进方向可为丰富和拓展“文化与会计”的相关理论框架,以及中国情境下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实践提供启示。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1-25 合作期刊: 《创新与创业教育》
摘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以238名新生代农民工为研究对象,梳理新生代农民工的返乡创业现状,从创业环境、创业素质和创业资金三个方面归纳总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创业意愿和能力,为新生代农民工创业提供参考。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5-03-31 合作期刊: 《河北学刊》
摘要:[摘要]社会工作实务本土化,是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在本土应用过程中交互促进发展的必然过程,其具体解决的是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方法应用的本土适宜性问题。社会工作实务的本土性表现在,社会工作只要进入实务状态,就会不可避免地本土化、在地化、个体化,出现专业性、实践性、标准性、在地性的特征。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将社会工作实务分为不同的类型,但在实务展开过程中,需要社会工作者具有更宽广的视域、系统性的视角与整合性的方法。社会工作者实务能力结构会随着实务的展开而出现本土性强化的特点。社会工作实务本土化能力建设要通过提升社会工作从业者实务资质的认定标准,强化社会工作教育实践教学标准化建设,加大社会工作者的在职教育力度,拓展不同类型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等多种途径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