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公共管理学 >> 社会保障 发布时间: 2025-01-22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城乡互益性养老是通过乡村康养产业开发、志愿服务开展等形式,使城乡老年人共享互惠的新型养老形态。虽然这一现象在国内还没有形成普遍趋势,但伴随健康养老需求的增长、国家和地方政策的引领、乡村体闲旅游热度的攀升以及农村康养产业的开发,城乡互益存在着较多发展可能。从理论上看,城乡互益性养老以产业协作为基础,以组织协同为关键,以资源共享为目的,在现实中主要表现为高产业协作−高组织协同、高产业协作−低组织协同、低产业协作−高组织协同、低产业协作−低组织协同四种实践雏形,但在发展中还面临着谁来组织、谁来服务、服务什么、如何服务的问题,建议采用地域开发的整体性视野来通盘考虑城乡养老中的可能交集与互惠交流问题,统筹规划城乡养老产业布局,着力推动养老事业产业协同,深入推进智慧医养康养融合,科学设计城乡互益服务流程。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社会保障 发布时间: 2024-10-14 合作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近年来,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合作社养老开始在国内各地流行。那么,合作社能否融入农村养老供给以及合作社融入农村养老供给的逻辑和机制是什么?其有哪些运作模式以及实践中会出现哪些问题?通过实地调查,结合案例对这些问题展开了深入分析。从生成逻辑上看,合作社融入农村养老供给符合其本质规定的价值伦理,也符合其逐利的工具理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沿袭了合作社服务社会的历史传统。在具体实践中,合作社融入农村养老供给在实现其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大的社会效益,并呈现出物质资源输出型、照料资源输出型和精神资源输出型三种运作形态,但在服务水平、利益联结、盈利能力和发展目标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对此,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改进建议,即提高养老服务水平,积极引导老人入社养老;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开放经营模式,提高养老项目盈利能力;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为合作社融入农村养老供给提供制度保障。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1-08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乡村振兴背景下,实现农业可持续性发展、保护和发挥农业的多种功能成为各级政府农业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康养农业是彰显农业多功能性的重要农业类型,本文将其置于历史性、全球性和结构性的视角之下进行思考,通过梳理研究文献和政策文件,回顾康养农业的形成过程。康养农业的内涵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延展,因此本文提出“功能连续体”概念,以分析康养农业双向演变的过程,并利用这一概念比较国际不同类型康养农业的实践路径。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康养农业蕴含的价值是重新连接农业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对理解和定位新时期中国农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旅游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2-12 合作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农村退休迁移一度是西方多学科重点关注的研究话题,其兴起主要源自乡村生活价值重估、消费功能兴起以及老年人提高晚年生活质量的要求,但在国内学术界一直缺乏相应关注。伴随中国进入到城市化高速发展、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发展阶段,珠三角、长三角等一些地方已开始出现与国外退休迁移相似的农村旅居康养动向。结合实地调查发现,相较于西方农村退休迁移的发展背景,国内农村旅居康养的产生是市场开发、政策引导、乡村建设和个体诉求共同作用的结果。鉴于国内农村旅居康养还存在全年段康养开发不足、医疗卫生基础薄弱、配套服务设施不完善、专业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建议围绕城乡养老服务需求形成整合性框架,促进康养与旅游融合发展,引导乡村舒适驱动型发展,开展城乡互益性养老交流,建立城乡养老服务联合体,以实现城乡共建共享共富。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工作 发布时间: 2025-03-25 合作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社会组织作为社会治理和社会事业的重要主体,近年来在政府购买服务等措施支持下积极融入农村养老服务供给,发挥了独特功能和积极作用。基于重庆大足区的典型案例,构建“结构嵌入-主体互动”解释性分析框架,探讨了社会组织嵌入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实践过程及其可推广之处。研究发现,社会组织嵌入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经历了政策规划与试点建设、摸底调研与制度构建、分类管理与志愿互助、村社支持与企业帮扶的发展过程,并通过构建制度建设、能力管理、资源整合和关系黏合等机制,突出了试点改革的引领性,提升了养老服务的专业性,增强了村社服务的自主性,激发了村民参与的积极性。社会组织在嵌入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过程中还存在政策不连贯、服务范围有限、专业人才不足、整合能力不强等问题,建议从制度、关系、能力、资源等角度联合发力,加大购买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力度,激活社区民众参与热情,培育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人才,推动社会组织与政府、村社之间的互助合作。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0-14 合作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促进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是其功能彰显的应有之义。基于嵌入性视角,对四川林县橘香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衔接小农户的生产性服务体系构建机制进行分析。该联合体经历了初步联合规模户、融入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引领共生三个阶段,力求实现农资采购、技术标准和销售服务环节的“三统一”。在此过程中,为了缩短龙头企业和本地农户的社会距离,联合体通过行政嵌入形成合作型产业治理、通过关系嵌入融入乡土社会、通过文化嵌入适应农户生计发展和通过认知嵌入增强农户对联合体运行稳定性预期。龙头企业在与乡土社会的良性互动中完成了“外来者”到“本地人”的身份转化,实现了联合体联农带农的目标。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1-25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本文通过四个典型乡村建设案例,对比分析了政府、乡贤、社会组织和企业四类主体主导的乡村建设实践。在这些实践中,政府的行政推动力量和资源支持、乡贤的声望动员、社会组织的多元资源动员和农民力量动员、企业的市场驱动,是其各自开展乡村建设的核心机制。然而,四类乡村建设路径均存在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基础不足、农民主体性表现不足、建设目标与指向趋同化的问题。因此,本研究指出,乡村建设必须明确“为谁建设”和“建设什么”的问题,不断创新乡村建设的实践行动,协同发挥不同主体的乡村建设优势,实现最优化的资源整合。同时,必须通过激发农民的集体意识、建立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切实实现农民在乡村建设中的主体性作用,推动可持续的乡村建设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