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工商管理学 >> 技术经济及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4-23 合作期刊: 《西部论坛》
摘要: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有助于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进而驱动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并能通过赋能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助力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提升。以城市设立数据交易平台为准自然实验,采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和219个城市2011一2022年的数据,运用交错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发现:城市设立数据交易平台能够显著提升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城市设立数据交易平台能够通过完善数字基础设施、促进数字金融发展、推动数字产业集聚赋能城市数字经济发展,进而提升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城市设立数据交易平台对新质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作用在非国有企业、规模较小企业、非高新技术行业企业、非东部地区企业中更显著。因此,应持续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并充分发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对数字经济发展的赋能作用,有效驱动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专门史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近现代史 发布时间: 2025-04-08 合作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摘要:关于1945—1949年国内历史的考察,多从政治史、军事史的角度进行梳理,提及这一时期国统区的经济状况,通常用“通货膨胀”“经济崩溃”“企业倒闭”“奄奄一息”进行定性描述,此类概括固然没有问题,但却不易把握此时期民营企业的生存模式和发展轨迹。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在制度安排和政策出台方面,为经济的恢复和重建做出了努力,并在短期内一度取得一定效果,主要表现在很多典型行业如面粉业、纺织业的生产能力甚至超过了战前最高年份的1936年,内地工业在“二次进口替代”上也取得一定成绩,但生产能力的提高却没转化成产量和效益的明显增长。与此同时,虽然国民党政府标榜“不与民争利”,并给予配合政府的部分民营企业经济上的补偿,但效果适得其反,民营企业生存空间反而进一步被挤压,且面临原料供应不足、价格干预、销售管制等困境。出于生存考虑,民营企业改变以往的生存模式,采用多种方式积极应对危机,但所有努力却被日益恶化的经济环境所吞噬,终究无力回天。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1-08 合作期刊: 《世界农业》
摘要:本文基于农户农地质量保护行为的时序边际质量贡献及其相应的交易成本,将农地质量保护行为划分为4种类型,即高边际质量贡献 低识别成本型 (类型Ⅰ)、高边际质量贡献 高识别成本型 (类型Ⅱ)、低边际质量贡献 低识别成本型 (类型Ⅲ)和低边际质量贡献 高识别成本型 (类型Ⅳ).采用黄土高原地区771个苹果户调研数据,分析激励农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农地市场是否有效.结果表明:农地质量保护行为较高的时序边际质量贡献是其市场有效的基础,时序边际质量贡献越高、识别成本越低,农地质量保护性投资越可能被资本化并在交易价格中得到体现,激励农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市场有效程度越高.具体而言:农地市场在以灌溉设施为代表的类型Ⅰ和以商品有机肥为代表的类型Ⅱ的保护行为中具有有效性,在以土壤流失控制为代表的类型Ⅲ和以人工种草为代表的类型Ⅳ的保护行为中是市场失灵的.为此,政府应针对不同类型的保护行为实施差异化的干预政策,以有效矫正市场失灵;深化农地产权改革,支撑改进农地市场的有效性,形成以农地市场激励为基础、政府规制为调控手段的农地质量保护机制.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1-05 合作期刊: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摘要:基于2020年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数据库(CRRS)的数据,在采用再中心化影响函数(RIF)测算农户收入差距的基础上,运用精确断点回归(RDD)方法检验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对农户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有助于缩小农户收入差距,这种影响有赖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整体实力水平,具体体现为发展实力较强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有助于缩小农户收入差距,而实力较弱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对农户收入差距不具有稳健影响。机制分析与异质性分析发现,促进公共资源分配公平与农户发展机会公平是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缩小农户收入差距的重要途径;在脱贫地区与数字治理水平较高的地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更有助于缩小农户收入差距。据此,建议持续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培育“有能集体”,构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机制,提升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数字治理水平。
分类: 社会学 >> 人口学 发布时间: 2024-11-01 合作期刊: 《西北人口》
摘要:相比新冠感染疫情所引发的直接死亡人口,包含新冠感染疫情引发的间接死亡人口的超额死亡人口更能反映新冠感染疫情对人口死亡的影响,因而研究新冠感染疫情下各国超额死亡人口的差异及其原因,更有利于弄清新冠感染疫情大流行对人口死亡产生的影响。使用99个国家2020年1月到2021年12月的死亡人口及其他社会经济数据,借鉴机会平等理论,从“努力”和“环境”两个维度建立新冠感染疫情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选择相关指标,使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研究了新冠感染疫情下各国人口超额死亡的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如下。第一,各国人口超额死亡规模和人口超额死亡率差异明显,这种差异不仅存在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之间,还存在于发展水平相同的国家之间,这意味着引起各国人口超额死亡的原因并不相同。第二,引起各国人口超额死亡的主要因素不同,这些因素不仅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医疗卫生水平等环境因素有关,还与疫苗接种等应对疫情的努力程度有关。一些欠发达国家因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医疗卫生资源不足等原因面临较高的人口超额死亡;而一些经济发展较好,医疗卫生资源较丰富的国家,由于其防疫措施不力,也面临较高的人口超额死亡。第三,降低人口超额死亡应当成为新冠感染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应急管理的目标之一,但需要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扬长避短,科学作为,选择合适的应对措施。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3-26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双碳”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一环是资金支持,绿色金融恰是链接资本与“双碳”目标的重要纽带。在“双碳”目标下对当前绿色金融试点政策的碳减排效应进行考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双重差分法,利用2009~201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检验绿色金融试点政策对我国主要碳源的工业和农业部门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其潜在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绿色金融试点政策显著降低了试点地区工业和农业碳排放强度,且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绿色金融试点政策实现工业和农业碳减排的主要作用机制为支持绿色科技创新和增加绿色投资;在绿色金融试点政策实现工业和农业碳减排的过程中,能源效率改善作用尚不明显。本文基于实证结果,从积极推广试点经验、支持绿色技术创新、加大绿色投资力度、持续发力节能提效层面给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1-18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学界围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内在逻辑、问题与障碍、评价与影响因素、实现途径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研究,涌现出来诸多高质量研究成果。但已有成果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阐释力度不足,缺少宏观层面的总体把握与比较解构,评价指标体系偏离有效衔接的核心内涵,有效衔接实现条件缺乏实证证据,城乡统筹实践方案欠缺等问题。这些问题和研究缺口,将成为新时期研究深入的主攻方向。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贸易经济 发布时间: 2024-11-13 合作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摘要:将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通过构建数理模型,基于2001—2021年中国27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考察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能够提升城市创新能力且结果具有稳健性,但不同区位条件、要素禀赋或设立批次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城市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表现出异质性特征。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要素集聚和市场竞争是自由贸易试验区影响城市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机制变量。基于研究结论,从推动生产要素高效集聚和完善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进而更好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功效的角度提出政策建议。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社会保障 发布时间: 2025-03-12 合作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摘要:研究采用2010一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运用面板模型、Heckman两步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实证分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家庭消费之间的关系。采用合成面板数据发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的增加促进家庭消费率的提高;从消费结构来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可以促进家庭消费结构的优化,提高总消费中发展享受型消费的比例。考虑城乡和收入差异后发现,在城镇居民和中高收入群体中,养老保险对消费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新农保和城居保合并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对低收入群体和农村家庭消费的促进作用不断提升。对2020年截面数据进行信贷约束分析后发现,相比于存在信贷约束的家庭,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对不存在信贷约束的家庭消费的促进作用更强。因此,我国应积极实施扩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率等政策,促进家庭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