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4-10-24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民族工作。进入新时代,党进一步强调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原创性命题成为中华民族传承发展的力量之源,为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具有深厚的价值意蕴。在推动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道路上,要坚定不移构建和谐一体的政治共同体、多元并存的文化共同体、心向统一的目标共同体、紧密相依的利益共同体和融洽无间的命运共同体,采取各项措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汇聚民族磅礴力量,共创中华民族美好未来。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4-10-02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主要表现为4个方面:一是准确把握了人的全面发展的主体是现实的人,即个体的中国人、群体的中国人、全世界的人;二是清晰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即人的多维需求的满足;三是系统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即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四是努力探索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保障条件,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这4个方面分别从发展主体、发展实质、发展途径和保障条件上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为推动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了根本遵循。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社会保障 发布时间: 2024-09-30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第三次分配是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的战略举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第三次分配呈现出分配理念更加崇尚道德遵循、分配目标更加注重和谐发展、分配主体更加依靠社会力量、分配手段更加强调自愿原则、分配结果更具公益属性等特点。共同富裕视角下第三次分配机制构建应遵循道德理念引领和文化长效灌输相结合、目标和谐发展和因势而变规制相结合、依靠社会力量和组建专职力量相结合、自愿参与为主和政策激励引导相结合、彰显公益属性和健全公益保障相结合的原则。现阶段,应建立第三次分配理念道德长效引领机制、完善第三次分配目标和谐发展规范机制、健全第三次分配主体多元参与交融机制、完善第三次分配手段自愿施行激励机制、健全第三次分配成果全面共享保障机制。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4-11-21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以共享发展为理念先导和科学路径。从理论逻辑来看,共同富裕通过共享发展理念实现了发展主体、发展内容、发展路径与发展过程的创新突破。从现实逻辑来看,通过共享发展逐步消解贫富差距问题,进而实现共同富裕从理想到现实的逻辑转化,是推进共同富裕的实践必然。从内在逻辑来看,共同富裕的推进和实现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内在地蕴含着“共建”“共享”“共富”的辩证统一。总的来看,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须坚持共享发展理念,沿着先富—后富—共富的实践走向逐步推进,最终在全体人民的共同奋斗中如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发布时间: 2024-10-14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改革开放初期的党史教育是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及针对少数党员、民众对我党历史产生困惑和对社会主义前途缺乏信心的背景下展开的一场实事求是的教育活动。改革开放初期,历经恢复重建和改革深化两个阶段的全民性、多层次、宽领域的党史教育,最终实现了对我党前期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达成了我党与广大人民群众在思想认识上的团结一致,进而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发展。改革开放初期党史教育的成功离不开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历史思维的指导作用、舆论优化的场域改善及政治引导的实践保障,这些对新时代开展党史教育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发布时间: 2025-04-01 合作期刊: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摘要:由传统与新兴安全领域交织而形成的新兴风险综合体,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挑战。文章聚焦数字时代国家安全新兴风险综合体,深入剖析其生成逻辑、形态演化与防范策略。在生成逻辑上,受时空场域叠加、技术革新驱动、社会结构变迁、治理体系转型和国际环境互动的影响,呈现出复杂的生成机理;形态演化方面,展现出风险生成诱因多源、高频突发、全域渗透、快速演变、内外联动等特征,且治理呈现从单一应对向综合防范、事后处理向事前预防等转型趋势。为适应数字时代国家安全形势任务的重大变化,需从筑牢思想根基、强化体系支撑、锻造核心能力、深化公共治理、夯实社会基础五个维度协同发力,实现对新兴风险综合体的有效防范与化解。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4-11-15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在现代化进程中,世界各国走出了不同的道路。基于比较视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独特的成功经验:坚持以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至上的立场作为现代化的价值遵循,坚持在全面对外开放中融入世界现代化进程。这些特点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跟西方式现代化道路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道路区别开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深刻揭示了世界现代化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人类用和平发展方式追求实现现代化的新道路,为破解西方主导的现代化话语权提供了中国方案,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选择与推进提供了榜样示范,为克服非西方式现代化道路弊端提供了思路与启示,具有普遍的世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