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球共济”理念的时代出场、丰富内涵及重大价值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分类: 政治学 >> 国际政治 发布时间: 2024-11-01

    摘要:“同球共济”是在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宏阔历史背景下,在世界联系愈加紧密而问题层出不穷的时代大势下提出的解决世界问题的重大理念。这一理念的出场既得益于中国古代“同舟共济”集体主义观念的文化熏陶,还受益于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理论滋养,更是回应变乱交织全球性挑战的现实应答。这一理念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化表达,蕴含守护共同地球家园,凝聚全球各方共识、解决世界发展难题等方面的丰富内涵。世界面临的多重挑战彰显了这一理念的重大价值。这一理念从战略高度充分彰显了中国领导人对时代大势的深刻判断、理论维度生动诠释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理念、现实维度深刻蕴含了破解时代之问世界之问的深邃智慧。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有益于世界各国携手合作,共建一个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园。

  • 农村物流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研究——基于全国 31 个省 (市) 的实证分析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0-12 合作期刊: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首先简要阐述了我国农村物流和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现状,然后系统梳理了农村物流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路径,并利用2011-2020 年全国 31 个省 (直辖市、自治区) 的农村物流和城乡居民消费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农村物流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村物流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农村物流发展水平的提升和物流产业规模的扩大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农村物流对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具有地区异质性,即农村物流发展水平的提升对中西部地区尤为明显,而农村物流产业规模的扩大对东部地区影响较大。因此,应当提高中西部地区农村物流发展水平,加快东部农村地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电商平台建设,加快培养物流领域专业人才,推动农村消费市场快速发展,不断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

  • 财政环保支出是否存在涟漪效应?——基于绿色技术进步视角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财政学 发布时间: 2024-09-02 合作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基于2007—2020年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地方财政环保支出的绿色技术进步涟漪效应,讨论区域异质性特征,并验证产业结构升级的传导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城市间绿色技术进步存在空间自相关性。地方政府财政环保支出存在涟漪效应,即财政环保支出对本地绿色技术进步表现出“倒 U 型”效果,并对邻地绿色技术进步产生“U 型”影响。异质性检验显示,经济规模较大、产业结构高级且人力资本集聚的城市,财政环保支出更加有助于推动本地绿色技术进步。另外,本地财政环保支出影响邻地产业结构升级,长期内调整邻地经济增长效益,进而激励邻地绿色技术进步。研究结论将为政府因地制宜调整财政环保支出、优化绿色技术进步体系提供一定参考。

  • 移动社交媒体用户数字囤积行为生成机理与引导策略研究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情报学 发布时间: 2024-06-04 合作期刊: 《情报资料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 探析移动社交媒体用户数字囤积行为的结构要素与生成机理,有助于丰富信息行为研究的理论范式,为移动社交媒体用户数字囤积行为现象的解析提供理论与应用参考。 方法/过程 基于I-PACE理论模型框架,从“用户-情感-认知-行为”四个维度,对移动社交媒体用户数字囤积行为进行模型要素解析,构建移动社交媒体用户数字囤积行为机理关系模型。 结果/结论 提出移动社交媒体情境下用户数字囤积行为的具体引导策略,为有效破除数字信息时代下的囤积之困提供参考。

  • 公正转型的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分类: 地理学 >> 人文地理学 发布时间: 2024-12-16

    摘要:为推动贯彻《巴黎协定》,实现“双碳目标”,中国需摆脱石化能源依赖,构建可持续的生产、生活和能源消费方式。可持续转型是指新旧技术体制的替代过程,但这一过程不可避免引发社会不公正问题。如何实现区域公正转型已成为当前经济地理学一个重要议题。本文聚焦公正转型研究,通过文献计量分析,探究该议题地理学研究的背景基础、关注热点与知识特征,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研究发现:①公正转型的地理学研究始于本世纪初学者对西方老工业区(资源型地区)社会-技术转型问题的关注:即这些地区为解决环境问题,推广绿色技术与产业转型,由此产生传统工人失业、贫困等社会问题;②公正转型尚未形成统一的概念定义、理论构建与实证观点。地理学因介入较晚,相关研究仍处公正转型主流学术圈的边缘,但 “地方”、“尺度”和“时空语境”等地理视角和概念开始逐步被认可;③公正转型的理论话语体系由西方发达国家构建并主导,但中国是当前全球最大的转型推动者和城市/区域试点者,公正转型地理学具有广阔的实证和理论再构建空间。本文认为:中国地理学者应抓住历史机遇,关注诸如共同富裕、生态文明建设下的地方转型实例;特别关注边缘和弱势地区(如老工业区、资源型城市和生态脆弱区等)转型及其社会公正问题,将公正转型研究视为当前与未来区域发展不平等性研究的重要议题。

  • 双系统理论视角下科普类短视频纾解用户健康焦虑的生成机理与演化路径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情报学 发布时间: 2024-10-04

    摘要:摘要:[目的/意义]探析科普类短视频纾解用户健康焦虑的影响要素与演化机理,深入理解双系统理论视角下焦虑个体的心理变化,为健康焦虑用户提出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方法/过程]基于关键事件技术对健康焦虑用户进行深度访谈,通过对访谈资料进行收集处理,构建科普类短视频纾解用户健康焦虑形成与演化路径的要素和机理模型,并结合双系统理论对纾解路径深入剖析。[结果/结论]揭示科普类短视频纾解用户健康焦虑生成要素与机理之间的关系,并从情境触发、注意聚焦、认知控制、行为反馈4个机理角度针对性地提出科普类短视频纾解用户健康焦虑的管理策略,为有效缓解用户健康焦虑问题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