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发布时间: 2025-03-24
摘要:2024年无疑是中国文化产业蓬勃向上的一年,从《黑神话:悟空》(文中简称《黑神话》)游戏的惊艳亮相到2025年新年档《哪吒之魔童闹海》(文中简称《哪吒2》)的电影盛况,凸显了新时代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一方面,像“孙悟空”“哪吒”这样的传统文化形象在新兴业态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另一方面,这两者的成功为实现“两个结合”下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宝贵经验。2025年是“两个一百年”目标转折接力之年,在这一新发展态势推动下,文化产业工作者需探索新的方向,为其转型升级思考新的发展路径。这也是在经济下行、逆全球化趋势严重等不利条件下确保我国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双管齐下、共同深化的本质要求之一。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3-24
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为深化改革开放和展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里程碑,其精神力量和哲学智慧深远而持久。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思政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环节,必须深入理解和运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实质,以开启思政课建设的新篇章,这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函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从全会精神对思政课建设的赋能角度出发,探讨二者结合的逻辑、要求和提升路径,分析了“为何需要对思政课建设进行赋能、赋能的基础条件是什么、如何有效实施赋能”这三个核心议题。在新时代背景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不仅为未来的改革发展指明了关键方向,同时也为思政课建设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明确自身定位,不断推动思政课建设,助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发布时间: 2025-03-24
摘要:巴枯宁作为在第一国际的政治舞台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强劲对手,表面以“马克思的学生”自居,用激进的言论掩盖他思想上小资产阶级倾向和哲学上形而上学缺陷。马克思恩格斯在长期的政治斗争对巴枯宁反权威观谬论进行驳斥,为工人阶级的革命道路肃清障碍,确立了科学权威观的地位。基于对《论权威》等经典文本的分析,深入研究和探索马克思恩格斯的权威思想,对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政治、经济、管理和意识形态等层面确立权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5-03-24
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聚焦于构建社会主义强国,重申了新时代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这一决策是基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以及全球文化竞争的态势所作出的必然选择。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文化强国进行的第十七次集体学习中,提出了“四力”(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概念,这对推动文化强国建设具有深远意义。它标志着我国文化建设进入了新阶段,对全国各族人民在推进文化工作方面提出了新要求。深入分析“四力”运作的内在逻辑和辩证关系,探讨其提升路径,旨在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3-24
摘要:医学院校为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质量、传播效率,巩固医学生理想信念的基础,凝聚医学生服务社会、奉献人民的精神力量,必须将红医精神融入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中。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医学高校培育过程中所面对的困境,研究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医学高校培育面临的困境,追溯红医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系,思考二者结合的深层价值内涵,旨在探寻适宜的培育方式与方法。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3-24
摘要:“脱口秀”这一节目形式源自西方的“单口喜剧”(stand-upcomedy),它是一种仅由一位喜剧演员在舞台上使用麦克风与观众直接互动的喜剧表演模式。具有极高的原创性和趣味性。目前,高校思政课话语功能面临诸多困境,如“言语僵化生涩”“教师单向输出”“课堂气氛沉闷枯燥”等,反观脱口秀,同样是一个人的“语言表达”,为何后者能有效激发听众思维、把控语言节奏、渲染现场气氛等,这实际上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需要具备的基本技能。作为思政工作者,需要打破对语言艺术类节目的“轻蔑”,放低所谓“清高”的“教育家”姿态。探索“脱口秀”与思政课教学的关联互通之处,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语言功能的即时性、广泛性、教育性和生动性拓宽研究对象,是思政工作者的本职工作和内在要求之一,这也是“脱口秀”在去除掉娱乐性、综艺性后内核自带的价值向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