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发展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 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1-25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人工智能是促进21世纪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技术,全面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结合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应用的现状,参考Acemoglu 等的理论框架,以1991-2018年世界银行和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国别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其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1)以劳均农业产值为农业生产率衡量指标,人工智能对农业生产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2)在作用机制方面,对农业劳动力具有显著的替代效应,但对产业结构尚未发挥出显著影响。此外,在异质性分析方面,人工智能对高收入国家农业生产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中低收入国家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发展现代农业,需大力推动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发展与应用,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提高农业生产率。

  • 文旅融合背景下肇庆市夜经济发展潜力及策略研究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旅游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2-24 合作期刊: 《肇庆学院学报》

    摘要:夜经济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亮点,是促消费稳增长的重要动力引擎,有效推动了旅游经济的增长。肇庆市重视扩大夜间经济活动的规模及影响力,打造系列深受居民和游客喜爱的夜间文化项目、夜游街区、夜间经济集聚区。文章分析文旅融合背景下肇庆市夜间经济发展的现状及挑战,提出推动肇庆市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肇庆市夜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文化潜力、旅游潜力、社会发展潜力,但仍面临市场环境、文化特色、旅游效应、政策等方面问题。建议从政府引领、文化内涵和区域业态等方面激发新的增长动力。

  • 中国城市供应网络结构演化特征与影响机制

    分类: 地理学 >> 综合地理学 发布时间: 2024-12-03 合作期刊: 《经济地理》

    摘要:融合生产网络和价值链理论构建城市供应网络理论分析框架,基于2001—2022年上市公司与供应商交易数据构建中国城市供应网络,采用复杂网络和面板模型等方法,分析了其时空演化特征与影响机制。研究发现:①中国城市供应网络密度总体位于0.010~0.018之间,呈现波动增长的变化特征,网络呈现明显的小世界特征,且网络的可达性在增强;②网络联系集中在少数核心城市,北京是唯一的权力—威望型城市,权力型和威望型城市数量在增加并具有明显的集聚指向,权力型城市以上海、杭州、武汉、成都、深圳等中心城市为主,威望型城市以唐山、太原、芜湖、中山、大同等资源型和传统制造业城市为主;③城市供应网络空间联系呈现由沿海点轴结构向多轴线空间结构转变的特征,整体上呈现尚未闭合的“菱形”空间结构;④影响机制上,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干预强度、产业结构、资源禀赋、人力资本等是影响城市供应网络的主要因素,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区域的影响机制具有差异性。

  • 中国现存古塔的时空分异特征及文旅融合路径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旅游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2-12 合作期刊: 《肇庆学院学报》

    摘要:基于文化遗产活化理论,本研究通过建立古塔数据库,运用空间分析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现存古塔时空分异特征及发展路径,研究发现:古塔分期特征上:东汉时期至唐朝初年方兴未艾;唐朝经两宋至辽金时期空前繁荣;元代经明代至清代稳定发展。空间数量特征上,中国现存古塔在不同时期的建造数量存在较大差异,总体呈现“散点状与组团状”并存格局。空间密度特征上,空间分布密度呈“东密西疏”的团块状布局,且省域格局呈“多核心与团块状并存”分布格局。空间类型特征上,各类型古塔分布较为集聚且功能及布局各异,其中楼阁式塔数量多且分布广。发展途径上,提出运用“文旅+”模式的新发展路径,通过“文旅+旅游产品”“文旅+研学观光类”“文旅+古事体验类”为古塔文旅融合路径提供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