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哲学 发布时间: 2025-01-19 合作期刊: 《哲学家》
摘要:在《范畴篇》和《形而上学》中,亚里士多德对“有”的多重含义进行了重要的总结。首先,从范畴学说和生存论的角度考察可以发现,“有”在生存论/存在论上的丰富含义超出了范畴学说的框架。其次,与之相关,从亚里士多德到阿奎那,对Being(是/有)的系词理解遮蔽了其最本源和丰富的含义。对“本体(ousia)”问题的理解不能只有“是”之唯一维度,Being的其他含义甚至“有”之多重含义都是不容忽视而且值得推进的理解进路。最后,作为系词的“是”在汉语中出现时间较晚,而“有”在中国思想和文化语境中实则具有Being在西语中具有的地位,但其间又具有诸多微妙的差异。这种差异对翻译造成了不少的困难,但却蕴含了两种不同文明对话的可能性。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发布时间: 2024-05-28
摘要: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和收入形式价值论是其在商品价值决定理论上的两大贡献。劳动价值论把一般无差别的社会劳动作为价值的决定因素,不仅超出了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的狭隘眼界,而且由于把劳动和财富生产过程作为分析的焦点,超出了传统经济学关注流通领域的弊病。收入形式价值论则不仅关联着商品的价值,而且关联着国民财富的来源,启发了后来的生产费用价值论,又被称为“斯密教条”。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61—1863 年手稿)》中详细地批判了亚当·斯密劳动价值论的自相矛盾之处,并在科学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解决了斯密的矛盾,同时批判了收入形式价值论的矛盾和循环论证,并在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揭示了收入的真正来源。马克思对亚当·斯密价值理论的批判和超越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奠定了基础。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2-10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环境压力。如何在绿色低碳发展视角下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共生,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在绿色低碳发展视角下,系统分析了我国当前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了产业结构优化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具体的优化路径。研究显示,绿色低碳发展不仅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还是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文章从顺应世界经济趋势、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增强先进制造能力、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发展高科技产业以及节能环保产业等多个维度出发,为产业结构优化提供针对性的策略建议。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发布时间: 2024-10-17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广西“一湾相挽十一国、良性互动东中西”的独特地理优势在RCEP背景下日益显现。南宁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位于广西首府,对带动广西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本文分析了南宁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现状,探讨了RCEP给广西跨境电子商务带来的机遇,指出了广西跨境电子贸易发展中的问题和挑战,希望为RCEP背景下加快广西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04-09
摘要:无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4-05-06 合作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摘要:如何避免陷入域内过度竞争窘境、推进实质性创新与高质量发展,成为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以中国管理学界为典型案例开展过程研究,从多方主体间主动或受动的促进与制约关系出发,构建一个体现时空多维性、复杂性的学术生态系统模型,从“关系—过程论”角度剖析学术域内过度竞争的成因及解决之道。基于中国管理学界历时性演化的过程分析显示,学术生态系统具有产生自发秩序的自组织特性,正、负关系交织使得整个系统能够在当下借助负反馈机制实现稳定性,而未来又可通过前置要素由隐而显的复现过程克服潜存的锁定而实现螺旋式发展。将深蕴整体观、动态观和辩证观的中国传统过程哲学思维用于阐释学术域内过度竞争产生与消解的过程及态势,揭示系统在要素互动中产生内在动力的过程机制,可以为复杂动态现象研究注入中国智慧,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分类: 体育学 发布时间: 2024-11-21 合作期刊: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摘要: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其应用系统已成为恶意软件攻击的主要目标,存在巨大的网络安全隐患。健身 App 因其获取数据的隐私性和敏感性,面临的数据安全问题更加严峻,其安全度量模型成为解决这一挑战的关键点。目前的安全度量模型多数基于静态特征构建,未能全面考虑智能设备的动态网络行为。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提出一种基于网络行为的健身 App 安全度量模型,运用协方差矩阵对网络空间进行转换,提高了对恶意软件攻击识别的准确率,根据健身 App 的动态网络行为特征,更全面地揭示 了其安全状态,同时结合黎曼度量,有效描述了网络安全风险,并计算其值,从而构建出一个基于恶意软件攻击识别与黎曼流形的风险度量模型,以实现更安全的数据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