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2-20
摘要:[目的/意义]古籍数字化工作对保护我国文化遗产以及传承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完善的古籍数字化标准可以加强古籍数字化工作进行统一管理和调控,有利于古籍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和开发利用。[方法/过程]本文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从数字化生命周期视角出发,搭建了涵盖古籍数字化全过程的标准框架,并以此为基础对国内外古籍数字化现行标准及其构成内容进行了全面梳理与分析,并结合我国古籍数字化实际需求与发展趋势,对我国未来的古籍数字化标准建设提出相应策略。[结果/结论]以国家文化数字化为战略背景、以古籍数字化生命周期为基准、以古籍数字资源开发利用为导向三个方面为我国古籍数字化标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3-07 合作期刊: 《会计之友》
摘要:【摘 要】 随着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企业进行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成为实现其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以2012—202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探讨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影响企业价值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升企业价值,而产权性质负向调节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对企业价值的提升效应;渠道机制表明,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可以促进企业实施成本领先战略、提升生产经营效率、加速企业创新,进而提升企业价值;进一步分析发现,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的产出和效率均具有提升作用,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受行业竞争、融资约束等外部环境的影响。文章丰富了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对推动传统实体企业实施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图书馆学 发布时间: 2024-09-20
摘要:[目的/意义]数智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进行自身服务的转型创新,并对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本研究基于数智时代背景下探讨了高校图书馆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作用机理,并详细探讨了主要应用和实现路径。[结果/结论]文章最后从搭建智能化的信息系统和数据驱动型决策平台、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以及建立完善的评估与反馈机制这三个方面为高校图书馆赋能新质生产力提供实践思路。
分类: 新闻传播学 发布时间: 2025-01-13 合作期刊: 《数字出版研究》
摘要: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快速发展的今天,AIGC技术正在加速推动着数字音频内容生产模式的变革。在赋能产业实践提质增效的同时,智能语音技术也引发了一些问题与风险。基于案例分析发现,AIGC技术在有声读物等音频内容生产、数字音乐创作、新闻广播智能播报和多元需求的配音等多个应用场景具有较好的赋能潜力。基于实际应用中尚存的AI合成语音精度、用户声音权和作品版权侵权、虚假信息及用户隐私数据泄露等问题的剖析,提出:应提升语音数据库的质量管理,注重隐私保护措施,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通过添加音频数字水印,保护音频作品版权;尽快制定音频法律规范和行业准则,强化著作权授权许可,规范市场传播行为。
分类: 新闻传播学 发布时间: 2024-10-23 合作期刊: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摘要:怀旧是对现时生活的疏离和过往生活的向往。技术怀旧是围绕某一过时技术的追思行为,往往被某一技术物承载的美好记忆所唤起。选择豆瓣平台卡带趣缘群体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网络民族志这一研究方法,从技术怀旧与媒介记忆互动关系的角度,探究卡带趣缘群体技术怀旧的运行机理。发现卡带用户的技术怀旧行为由有关卡带的情感、讯息、知觉和场景等方面的个人记忆触发,主要有修复型、反思型和展演型等几种行为模式,通过群体性互动行为过程中的信息分享和情感交流,在豆瓣平台生成物质技术、情感关系和集体文化等几类媒介记忆。
分类: 民族学 >>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发布时间: 2024-11-08 合作期刊: 《民族论坛》
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总基调和主旋律,为推动民族信任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现实背景。民族信任作为衡量民族关系的重要指标,其研究进展直接影响着民族学等学科体系、话语体系、知识体系的本土化构建。通过概述国内外民族信任概念、心理机制、培育措施等关键理论成果,尝试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民族信任的概念内涵构成和心理机制新框架。新概念框架包含“熟人 - 陌生关系”和“人际 - 群际自我归类”两个维度,新心理机制遵循“共同内群体—人际信任—群际信任—共同内群体”的积极循环逻辑,包含“去范畴化”“突显范畴化”和“重新范畴化”转换策略,体现出“人际信任—群际信任”的良性互动以及内外身份的相互转化过程。以新概念和心理机制框架的视野,提出民族信任研究的未来发展思路,以期进一步推动该领域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和构建中国民族学等学科的自主知识体系。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行政管理 发布时间: 2024-07-16 合作期刊: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摘要:深入研究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应急响应过程并构建响应机制模型,是提升应急响应能力和完善我国公共安全治理体系的重要环节。依据应急响应级别选取30起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典型案例,运用扎根理论进行编码分析,提炼出包括响应目标、响应组织、响应逻辑、响应成效在内的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应急响应机制影响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构建起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应急响应机制模型,并从明确响应目标、构建高效的横纵联动的响应指挥组织、注重事件后续与舆情反应的组织回应和注重应急响应的高效性提出建议举措,为有关部门更好应对突发社会安全事件提供参照,提升社会安全应急治理能力和水平。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06-26
摘要: 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在于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保障城乡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基于熵值法,对 2012—2020 年长三角地区 41 市的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采用最小二乘法(OLS)模型探究长三角地区城乡间的要素流动对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影响及城市偏向政策在其中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空间分布不均衡,城乡深度融合地区多为经济发达城市,安徽省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最低。全局上看,长三角地区人力、资金、产业要素的流动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最显著,其中人力和资金要素流动产生的驱动作用为正,产业要素流动的影响为负。城市偏向政策在要素流动影响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起到负向调节作用,抑制要素流动对城乡融合发展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