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法学 >> 法律史 发布时间: 2025-03-14 合作期刊: 《河北法学》
摘要:出土的秦汉法律类简牍文献呈现出中央和地方可法审判机关的运作实况,反映出当时的司法术语、司法文书撰写流程、案件审理程序和审理结果,有助于弥补律令亡佚造成的缺失,为我们精确地描绘与复原诉讼制度提供了可能。岳麓书院藏秦简奏谳类文书和张家山汉简《奏谳书》收录了三则乞鞫覆治类案件,文书的行文格式和层次结构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反映出秦到汉初文书行政制度的继承与延续。乞鞫覆治类案件涉及跨机构、跨层级的程序,反映出各级政府组织的权力结构。通过梳理与分析覆审乞鞫下行文书,运用律令文本与案例互释的研究方法,可以消除因简文不确定性所引起的分歧,最大限度地呈现乞鞫覆治类案件的审理型态,从而完善和全面审视秦及汉初司法运作的相关研究。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07-29 合作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步入新阶段,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已成为促进乡村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基于山东D村和广东S村两个案例,依照“资源—规则—效能”分析框架,探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带动乡村共同富裕的过程和机理。研究发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由于股权结构、参与方式和分配原则的不同,形成不同取向的内生规则,进而影响乡村共同富裕成效。其中,以集体化股权结构、过程式参与、公有利益分配为特征的社区合作型集体经济,维系了经营过程的集体性和内生规则的公共性,进而提升了乡村共同富裕内生发展能力。而以个体化股权结构、监管式参与、共有利益分配为特征的股份合作型集体经济,偏重于集体经营的经济属性且吸纳了政治动力,致使内生规则的去公共化以及乡村共同富裕的目标偏移。从战略定位来说,集体经济发展不能局限于经济经营的层次,还应着眼于激发集体的政治活力,并由此建构公共性的规则秩序,以便对乡村共同富裕事业施以正向性影响。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旅游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3-21 合作期刊: 《开发研究》
摘要:乡村民宿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和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产品。根据网络评论和半结构化访谈资料,采用文本分析和扎根理论方法,探讨乡村民宿吸引力的构成及其提升策略。研究发现,基于消费场景、心理感知、设施物品、乡土景观、主客互动、配套资源6个主范畴,将乡村民宿吸引力核心范畴归纳为“场景舒适物”,并对场景舒适物概念做了定义与解析。研究认为乡村民宿场景舒适物由真实性、戏剧性和规范性3个主维度和自我、族群、乡土、时尚、越轨、仪式、功能、安全、成本9个次维度构成。基于个体与合体两个层面展开,乡村民宿场景舒适物建构可以从人、地方、设施的有效协同入手,建构路径包括场景新设、场景叠加、场景置换3种模式。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0-16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本文从品牌形象传播设计视角出发,以慕尼黑展览集团、法兰克福展览集团、杜塞尔多夫展览集团和纽伦堡展览集团的企业网站为研究案例,探讨德国展览企业如何利用网站这一传播渠道在品牌塑造、形象营销、信息传达、顾客交流、业务构建等方面产生影响、发挥作用。本文的研究成果将为我国展览企业在网站设计上提供新思路,在实践意义层面助力展览企业更好地基于自身实际情况传达品牌思想和信息,协助企业开展切实有效的品牌营销传播活动。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0-08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本文以德国慕尼黑、杜塞尔多夫、纽伦堡三大展览集团网站建设为切入点,从品牌宣传的角度进行横向对比,分析三大展览集团网站的品牌宣传策略在品牌形象设计、内容策略性布局、品牌化服务、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层面存在的共性成功因素,为中国会展企业在品牌化建设与传播方面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为中国会展企业提供切实可行的品牌化发展路径,以期助力中国企业在国际舞台上建立更加强大和具有竞争力的品牌形象。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1-08 合作期刊: 《世界农业》
摘要: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巩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必然要求,通过释放数字乡村综合效应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是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形式。本文基于2020年“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采用多元线性模型评估数字乡村建设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建设能够显著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经过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成立;数字乡村建设能够通过集聚资源要素、提升村庄人力资本水平和增强农村创业活跃度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数字乡村建设能够显著促进已完成农村产改地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建议从数字乡村的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推进农村产业数字化建设,深化农村产业与数字技术融合;发挥数字乡村建设的多重效应,集聚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势能;找准村庄比较优势,因地制宜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