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外国语言文学 >> 外国语言 发布时间: 2025-04-21
摘要:日文语源罗马字,系一种新的针对日文词汇,包括汉语词、和语词和外来词的罗马字转写方案和编码系统,其特征在于分别根据日文三种不同源流的词汇的语源拟定相关词语的罗马字拼式。汉语词的语源罗马字借鉴根据关于汉语历史音韵的新理论和基于该理论的相关方法研发而成的中文汉字拼音,其拼式可与日文中用于汉语词的汉字高度对应;和语词语源罗马字则基于日语历史假名遣甚至上代特殊假名遣并采用经适当修改的日本式罗马字系统;外来语词语源罗马字则采用其语源形式作为拼式(编码)的基础。三种来源词汇的语源罗马字可以基本上实现拼式与相应词汇的一一对应,不仅基本消除了不同来源词汇内部的同音现象,还基本消除了不同来源词汇之间的同音现象。语源罗马字拼式(编码)中包含了日语现代假名遣所遗失、合并或变异的历史语音要素或语源要素,因而既可以以现代日语发音,也可以按照拼式(编码)在发音中体现现代日语中已经没有的语音差异。日文语源罗马字既可以用于日文文语文本或口语文本的输入,也可以用于将日文文语文本或口语文本转换成相应的语源罗马字文本,或者将语源罗马字文本转换成日文文语文本或口语文本。转换所得日文文语或口语的语源罗马字文本可用于日文汉字与假名混合文本不方便的场景,包括日文国际教育和交流及日文科技文献等领域。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汉语言文字学 发布时间: 2025-03-13
摘要:根据关于汉语历史音韵的新理论和基于该理论的相关输入和转换方法研发而成的汉字拼音,除部分为外来科技概念而新造的汉字及音译外来词采用其语源形式作为编码外,固有汉字均根据其古今语音要素编码且包含声调信息。汉字拼音包含了现代普通话和汉语拼音所失去或合并但历史上存在的声母、介音和韵母成分,因而其拼式更为丰富,总数超七千个且可进一步扩展。基于汉语音韵的历史与发展脉络,汉字拼音的声、介、韵、调可根据一定的规律与汉语拼音相对应,因而既可以以现代汉语普通话发音,也可以按照拼式在发音中体现普通话中已经没有的语音差异。汉字拼音可以作为输入和转换码(即字音码,或字拼码)用于中文的输入和转换,转换所得汉字拼音文本可用于中文国际教育和传播。汉字拼音与汉字和汉语拼音的高度对应性及其可发音性使其可以助力汉字和汉语拼音,大大方便国际学习者学习和使用中文/华文。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汉语言文字学 发布时间: 2025-02-22
摘要:汉字拼音,即针对汉字,特别是具有词或词素功能的汉字的拼音,用于汉字文本的输入和转换则称为字音输转码,简称字音码或字拼码,系根据关于汉语历史音韵的新理论和基于该理论的的相关方法研发而成,除部分为外来科技概念而新造的汉字和用汉字音译的外来词采用其语源形式作为拼式(编码)的基础外,固有汉字均根据其古今语音要素拟定拼式(编码)且包含声调信息,拼式(编码)总数超过七千个且可进一步扩展,绝大部分可与汉语拼音相对应,但在拼式(编码)中包含了现代普通话和汉语拼音所遗失或合并的历史语音要素,因而既可以以现代汉语普通话发音,也可以按照拼式(编码)在发音中体现普通话中已经没有的语音差异。汉字拼音(字音码)既可以用于汉字文本的输入,也可以用于将汉字文本转换成字拼(字音码)文本,或者将字拼(字音码)文本转换成汉字文本。转换所得汉字拼音(字音码)文本可用于汉字和汉语拼音不方便的场景,包括中文国际传播,人工智能及中文科技文献等领域。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汉语言文字学 发布时间: 2025-01-02
摘要:本文讨论了汉语音韵学领域中一些尚未达成共识的课题,如一、二、三、四等的本质和表现,上古音声母的类型及相互关系,古音谐声的本质和规律(最为突出的是来母与其他声母的谐声),以及汉语上古音系统向中古音系统演变的原因和规律,并提出了一系列突破现有音韵学理论的新思维,以求更好地理解汉语上古音中以及上古音向中古音并进而向近现代音发展中尚未得到充分解释的音韵现象,推动汉语历史音韵学的理论发展,并对音韵学界长期争论的问题如上古汉语是否存在过复辅音的问题提出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