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数量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0-25 合作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摘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矫正企业要素资源错配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任务。本文采用 2010—2021 年 A 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政策对企业要素资源错配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研究结果表明:(1)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政策能够有效改善要素资源错配,使企业要素扭曲程度明显改善约 3. 25 百分点;(2)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政策通过优化制度环境和降低交易成本改善企业要素资源错配;(3)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政策对副省级城市和高市场化地区要素资源错配的改善作用更强,且能够明显改善非高新技术企业、民营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要素资源错配。 本文为如何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优化要素资源配置提供了有益思路,也为协调好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提供了有益借鉴。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传播学 分类: 外国语言文学 >> 外国语言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传播学 发布时间: 2024-08-15
摘要:在第23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的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了“三个前所未有”,以此阐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刻含义。中国以新的面貌步入世界政治和经济的核心舞台,“中国模式”作为冷战结束后发展模式的一个关键部分,其巨大的发展潜力正逐渐显现。然而,我国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仍然遇到不少挑战。为了打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话语权上的主导地位以及它们对我国在政治和经济领域的限制,中国应当在国际舞台上积极寻找合作伙伴,共同追求繁荣发展。因此加强与其他第三世界国家如非洲法语国家和拉美西语国家的交往进而提升中国国际地位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关键词筛选并获取非洲法语国家以及拉美西语国家本地媒体文本,并以此建立语料库,同时整体了解区域国别背景下中国形象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建构现状。其次通过词频分析、语义网络建构、文本情感分析等方法,分析其媒体在文本和话语实践中建构的中国形象以及建构方式。再通过问卷和半结构化访谈的调查方式,研究非洲以及拉美地区的媒体对读者眼中的中国形象的影响程度。最后根据定量和定性分析结果,综合分析并总结目前中国形象在第三世界国家构建的策略,并分析其优势与不足,借助马莱茨克传播理论和模式探讨其视域下我国国家形象塑造的路径选择。希望本研究能够为中国形象构建的方式提供可行性建议,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输出,区域国别研究的发展和建构“强大的中国”形象提供可行、发展性的建议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