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4-11-06 合作期刊: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摘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就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在我国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要求高校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劳动教育是我国五育并举教育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有效的劳动教育不仅注重劳动技能的提升还应充分挖掘其思政价值,引导学生塑造良好的劳动价值观。本文从劳动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内在关联性着手,从价值弓领和素质提升两个视角分析劳动教育和思政教育融合发展的目标,并提出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心理学 发布时间: 2025-02-28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围绕如何培育创新人才的积极心理品质,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以学生为中心,坚持健康第一,坚持全面发展,倡导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以新理念为中心,融合新课程、新队伍、新系统、新平台,开拓以德育心、以智慧心、以体强心、以美润心、以劳健心“五育并举”的心理育人模式,围绕创新人才心理品质构建“五育并举冶心理育人体系。以创新人才急需的心理品质为出发点,通过五育融合的创新方式,培育学生善良人格,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水平,增强学生心理韧性,激发学生幸福感,发展学生适应性,有效地开拓人才的心理健康素质提升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路径,为高校推进创新人才的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参考。
分类: 公安学 发布时间: 2024-12-30 合作期刊: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摘要:劳动育人在“五育并举”育人体系中有着重要意义,劳动育人可以树德,可以增智,可以强体,可以育美。然而,当前我国公安院校劳动育人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劳动育人的教学理念贯彻不彻底,如公安院校重忠诚教育、实践教学、警务化管理而忽略劳动育人价值观、劳动精神和劳动习惯的培养,以及课程体系建设不力、缺乏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协同机制不完善等。应提高认识,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指导,坚决贯彻劳动育人理念,重视劳动精神的培养和劳动习惯的养成教育;要加强学科专业融合,构建起具有公安特色的层层推进式劳动育人课程体系,加强劳动育人师资培养;要根据OBE理念量化评价标准、完善评价方式、重构评价体系并根据结果导向合理运用;要整合资源加强家校社联动,强化劳动协同育人。
分类: 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4-11-19 合作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摘要:作为享誉世界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蕴含应对当下学校教育困境的丰 富智慧。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如何以立德之教培养当下时代、当前社会与当今中国所 需的时代新人,是学校教育正在面对的根本问题。 孔子的“君子之教”对当下学校落实、 践行立德教育具有重要启发。 “君子之教”的意蕴理解有助于当下学校立德教育目标的 深化反思,“君子之教”内容载体的分析有益于当下学校立德教育所需内容构成的认识, “君子之教”实践方法的学习继承则帮助我们打开当下学校立德教育的思路方法。
分类: 艺术学 >> 美术与书法 发布时间: 2025-04-22 合作期刊: 《邯郸学院学报》
摘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加强五育融合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从美术学科的特点出发,阐述了初中美术教学五育融合的理论依据。然后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在常规美术课、跨学科教学和项目式教学中加强五育融合的方法和策略。最后分析了五育融合对初中美术教师在职业素养方面的要求。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2-21 合作期刊: 《肇庆学院学报》
摘要:本科院校层次的差异必然导致人才培养效果的不同。在以往定性评价体系基础上,以民办本科高校为例,通过三轮对两种主体的匿名问卷调查,探讨能够评价高校在德智体美劳五方面培育人效果的量化要素,并对51个要素进行信度、权重分析,构建出相对符合民办高校特征的量化评价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效果评价体系,在评价内容上应涵盖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在评价方式上应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有机结合,还应融合学生、教师、企业人员和家长等多元主体的评价。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2-21 合作期刊: 《中小学管理》
摘要:北京小学着眼因材施教,从理论创新到实践推进开展深入探索,构建形成新时代整校落实因材施教的实践模式和行动方案。首先,梳理学校因材施教的时代价值、应然样态和实践路径,确立“识材-辨材-育材”的因材施教基本思路。其次,通过价值定向、课程创新和教学变革,构筑学校因材施教的系统路径,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成长。最后,从优化评价体系和加强文化建设两个方面,为扎实持续落实因材施教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