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发布时间: 2024-12-20
摘要:新《巡视工作条例》在系统思维的指导下优化了巡视职责的分配,实现了横向、纵向以及公私间监督力量的整合。系统思维在中国共产党体系思维的引导下、党内治理复杂性的催化下以及全面从严治党的需求下而出场。适用于巡视职责分配的系统思维需要特定条件支撑,包括中国共产党的治理党建观念、健全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民主集中制组织原则。从系统思维来看,后续应注重多主体参与和全过程协同,细化巡察工作职责,不断加强公私部门之间的协作,以提高监督工作的质量和效能。
分类: 法学 >>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发布时间: 2025-03-21 合作期刊: 《河北学刊》
摘要:“五四宪法”奠定了新中国国家监督体系的基本框架。“五四宪法”建立的国家监督体系以人大制度为基础,以行政监察和检察监督为重要方式,政协发挥着政治监督的功能。这一体系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机构体系中的基础地位,丰富了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权力运行机制,巩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但是,这一体系存在着宪法实施不足、监督内涵缺失和党内监督弱化的问题。以“五四宪法”为参照,未来要坚持与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须着力实现党内监督和国家监督的贯通融合,国家监督体系内部的协调衔接,民主制度和程序的完善便捷,公民基本权利的充分保障。
分类: 法学 >>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发布时间: 2024-08-15
摘要:“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我国自主话语体系中的标识性概念,其原始框架建立在“党的中央执行委员会监督”和“地方执行委员会监督”之上,后历经“党的监督”、“党内监督”表达,2015年被作为一个整合概念提出,党的十九大报告则正式将这一概念上升为全党共识。在这一体系形成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回应是推动其发展的主要动力,其演化过程体现了渐进与突变相结合的特点,形成路径展现了不同监督类型从独立发展到联合发展的轨迹。在此基础上,“党内监督体系”展现出其独特职能——确保组织纪律与推动党的建设。基于党建国家的逻辑,“国家监督体系”在结构和内容上深受党内监督的影响,这一体系将“党内监督体系”“国家监督体系”以及“社会监督”融为一体,其核心聚焦于加强党的领导,手段在于“体系化”。在这一体系中,党内监督与国家机关监督、社会监督相互促进,形成了一个互补性的监督网络。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党内法规学 发布时间: 2025-03-18
摘要: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审计监督作为一项关键机制,在保障党中央政令畅通、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等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已成为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手段。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更好发挥审计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独特作用”重要论断进一步明确了审计监督在党的自我革命战略布局中的关键地位。审计监督兼具显性的经济监督功能与隐性的政治监督功能,使其深度融入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实践进程。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权力监督理论、整体性治理理论以及规制理论,分别为阐释审计监督在党的自我革命中发挥独特作用提供了内在的理论逻辑支撑。为确保审计监督能够更充分地发挥其独特效能,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全面领导,构建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不仅为深化党的自我革命筑牢理论根基,更为实践操作提供清晰的路径指引,助力党的自我革命在新时代持续深化、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