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3-10 合作期刊: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摘要:社会典型案例具有潜在的教育价值,是有待开发的教育资源。但是,社会典型案例要转化为教育资源,存在一定的现实困境和传播困境。要将社会典型案例转化为积极的、正向的教育资源,引领学生形成和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可从社会典型案例的选择与加工、反思与评价,以及满足学生生命成长需要上入手,选取适切的社会典型案例融入学校教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以此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与社会责任感,形成教育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关系。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5-02-12 合作期刊: 《档案与建设》
摘要:档案数据是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优质生产要素,新质生产力发展激发了档案数据要 素的价值潜能。文章基于二者相辅相成的内在关联,从助推新技术突破、优化配置劳动对象和助 力新业态产生三个角度论述了档案数据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的逻辑内涵。文章借鉴国家数据局等 部门发布的48个“数据要素×”典型案例,总结档案数据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着力点,提 出档案数据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应转变档案数据要素供给策略,提供高附加值档案数据产品 和服务;拓展档案数据要素应用场景,催发档案管理实践新模式;孕育档案数据要素增值空间,推 进档案数据市场化供给。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4-09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针对营销研究脱离企业实践、缺乏理论创新的现状,文章以郸酒的移动互联营销为例,提出“典型案例创新研究法”,探讨我国本土企业营销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方法和新理念,进行理论新创。基本思路如下:寻找典型企业并对其调查;详细描述相关的现象或企业成功、失败的原因;运用既有的理论对现象进行解释;当既有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现象时,提出新的解释或理论,等待经验材料和实证研究的进一步检验。文章以郸酒的移动互联营销为例展示了这一方法的应用,讨论了此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以及相关的方法论问题,尝试性地提出了一些相对宽松的评价标准。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0-12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土地规模与服务规模是推进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两种重要途径,基于322家典型案例分析发现,各地区都在积极探索把以“土地流转”方式联农带农逐渐转变为以“经营托管”方式联农带农。在典型案例中,种植类合作社(占比40%)和农机合作社(占比15%)以“生产托管”方式联农带农,不断尝试通过节约劳动型的机械技术和节约土地型的生物、化学和信息技术扩大服务规模,依托“N+服务”模式,使服务逐步延伸到耕、种、防、收、烘、储、销等农业生产全过程;养殖类合作社(占比约20%)采用“技术+服务”方式逐步形成“统一综合服务+分户饲养+拓展种植”的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模式,提高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通过调研案例发现,面向小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不足、服务效率低、服务水平低的情况普遍存在,仅依靠市场自身发展扩大农业服务规模、提升农业服务效率和水平的能力和空间有限,还需在增服务、增效率、提水平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夯实推进农业服务规模化发展的政策基础,转变农业生产运营模式和服务模式,探索土地规模化与服务规模化协调发展机制,稳步扩大农业服务规模,打造新型农业社会化组织队伍,促进农业发展提质增效。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4-01-24
摘要:随着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逐步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深化促使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发展来到一个新的阶段,而伴随在大数据等多项技术背景,数字政府和大量政务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建设发展迅速。如何进一步打破数据壁垒,提升行政和政务服务水平和效率,加强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已经成为政府数字化改革的主要课题之一。研究通过提取浙江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政策和具体案例,并总结其发展阶段和当前总体结构。本文分析的主要成果有浙政钉和内跑平台(全省通用平台)、城市大脑和产业大脑(部门间共享平台)等,展示浙江省实践成果,并为我国其他地市提供经验和示范意义。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学原理 发布时间: 2025-03-10
摘要:教育部通报的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案例,作为规范教师职业行为的重要制度工具,具有警示教育、适用解释和裁量参考的功能。当前典型案例存在涉及失范行为类型的局限、对教师职业行为准则的解释力不足、处理结果差异的合理性存疑等问题。为此应重视提升案例所涉失范行为类型的全面性、前瞻性,并通过健全筛选机制加以保障;应通过明确体例结构、细化案情描述和阐释处理依据以规范案例的表述;同时通过完善传播机制、构建体系化学习机制和融入教育家精神引领来提高案例的影响力,进而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功能,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4-14 合作期刊: 《世界农业》
摘要:乡村治理有效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本文以农业农村部发布的92个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为研究对象,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讨基础资源、发展理念、配套制度等因素对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联动效应及其路径选择。研究发现:①单一因素并不构成高水平乡村治理效能的必要条件,但是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和乡村治理模式建设在高水平乡村治理效能上发挥着较普适的作用。②共有5种组态路径可产生高水平乡村治理效能,按照解释力度由强到弱可归纳为资源-制度驱动型、理念-制度驱动型及全面驱动型3种。③基础资源内部因素、基础资源与发展理念因素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④通过跨案例比较发现,东、中、西部地区乡村治理效能的驱动路径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东部地区推动了治理单元的上移,而在中、西部地区表现出治理单元下沉的特点。为此,建议各地区加强要素间的协同整合,落实民主协商机制、创新乡村治理模式,因地制宜地制定差异化的乡村治理发展路径,有效提升地方治理能力,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