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4-14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供应商是企业创新的重要来源。然而,供应商创新能力差异化是否影响了企业利用式和探索式创新能力呢?并且,上述影响是否随着双方技术距离变化而发生改变呢?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文章研究了供应商创新能力和技术距离对于企业不同类型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创新能力强的供应商合作可以显著提升企业利用式创新能力,但抑制了企业探索式创新能力。企业供应商间技术距离和企业探索式创新能力正相关,和企业利用式创新能力负相关。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技术距离负向调节了供应商创新能力和企业利用式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随着技术距离的增加,技术距离将逐渐削弱并最终逆转供应商创新能力对于企业利用式创新能力的正面影响;技术距离正向调节了供应商创新能力和企业探索式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技术距离较大时,供应商创新能力和企业探索式创新能力正相关。技术距离较小时,供应商创新能力和企业探索式创新能力负相关。文章深化了现有理论对供应商知识整合的认识,为企业通过供应商协作提升自身创新能力提供了有益启示。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4-09-24 合作期刊: 《创新与创业教育》
摘要:创新能力是国家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的不竭动力,研究生跨学科创新能力培养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以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的论文为数据来源,运用CiteSpace 软件对975 篇CSSCI 期刊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阐释了研究生跨学科创新能力的研究动态。研究结果表明:核心研究群体尚未形成,亟须推进跨越式联合研究;研究热点涉及研究生跨学科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和培养质量等,研究范围有待拓宽;跨学科创新能力研究重心正发生转移:从学科间的合作转为跨学科的融合、从知识整合转为能力培养、从理论研究转为实践应用。基于研究结果,得到以下启示:未来研究者应加强交流合作,促进知识共享;拓宽研究范围,探寻特色方向;关注研究重心迁移,把握研究新焦点。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4-09-24 合作期刊: 《创新与创业教育》
摘要:创新能力是国家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的不竭动力,研究生跨学科创新能力培养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以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的论文为数据来源,运用CiteSpace 软件对975 篇CSSCI 期刊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阐释了研究生跨学科创新能力的研究动态。研究结果表明:核心研究群体尚未形成,亟须推进跨越式联合研究;研究热点涉及研究生跨学科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和培养质量等,研究范围有待拓宽;跨学科创新能力研究重心正发生转移:从学科间的合作转为跨学科的融合、从知识整合转为能力培养、从理论研究转为实践应用。基于研究结果,得到以下启示:未来研究者应加强交流合作,促进知识共享;拓宽研究范围,探寻特色方向;关注研究重心迁移,把握研究新焦点。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3-26 合作期刊: 《创新人才教育》
摘要:“英才计划”是培养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可或缺的一环。自2013年“英才计划”启动,各试点城市和高校积极响应,动用大量教育资源,“英才计划”的地方经验逐渐涌现。为探索广州市中学生“英才计划”的实施效果,研究基于政策文本分析、专家咨询以及问卷调查,设计和验证了“英才计划”实施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将其用于衡量广州市该政策的实施效果并对其效果现状进行解释,以期推动“英才计划”政策理论和实践发展。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4-09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融入全球创新体系是本土制造企业创新战略的必由之路。突破全球价值链研究的范式局限,文章基于全球创新链新范式、从“异质性”假设和二元关系视角,揭示“技术范式、技术差距和权力地位”等不同情境下,“解构类型、分工模式和空间结构”不同的异质性全球创新链治理,对本土制造企业技术能力溢出(“鱼”效应)和创新能力溢出(“渔”效应)的显著差异。采用多值集定性比较分析(mvQCA)方法,对80个异质性全球创新链治理二元关系样本,进行组态视角复杂路径构型分析,揭示了全球创新链治理的异质性维度和所处情境特征影响“鱼/渔”效应的交互与匹配机制。研究结论对探索全球创新链研究新范式以及本土制造企业融入全球创新链的战略与策略决策具有启示意义。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2-27 合作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摘要:本文通过构建“互联网+”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制造业创新驱动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估算了浙江省2011-2016年“互联网+”发展水平、制造业创新驱动能力,以及“互联网+”对制造业创新驱动能力的影响程度。实证研究表明,浙江省“互联网+”发展水平和制造业创新驱动能力都在不断提升,互联网发展水平对浙江制造业创新驱动能力提升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但其促进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论文分析了原因,并探讨了对策建议,以期为浙江省乃至我国其他省市提供有益思路。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3-19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新质生产力是传统生产力的演进,拥有高技能劳动者、智能化劳动资料和多样化劳动对象,实现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的跃升,具有强大的创新发展动能,在矿业资源类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形成逻辑值得深入探讨。基于企业动态能力视角构建“动态响应一多维赋能一新质生产力形成”的过程框架,并以北方稀土为典型案例,探究资源类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过程。研究发现:企业在响应动态情景变革中为保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主动培育与激发企业动态能力适时而变。在感知、吸收、整合、创新四维动态能力的赋能下,企业进行合理化资源配置,使其传统生产力升级为新质生产力,推动新技术、新要素、新产业的演化。持续涌现的新技术、优化配置的新要素以及创造的新产品、催生的新产业共同推动产生多重价值,满足动态情景变革下的企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同时,本文从持续激发与强化自身动态能力、培育并合理利用新质生产力两方面提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技术经济及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1-14 合作期刊: 《生态经济》
摘要:在价值链视角下,从绿色技术创新支撑能力、绿色技术创新投入能力、绿色技术创新产出能力三个层面构建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云模型可同时兼顾模糊性与随机性的特征,建立了基于云模型的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并对选取的六个制造业细分行业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造纸和纸制品业这三个行业的评级为中等,通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三个行业的评级为优秀。部分行业已经在积极探索绿色创新之路,但仍有部分行业的绿色创新意识不足。各行业在投入上差距较大,未来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1-07 合作期刊: 《开发研究》
摘要:环境、社会和治理(ESG)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基于 2013—2022年沪深 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了 ESG表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研究发现,ESG表现显著推进了区域经济发展,且这一发现在一系列严格的稳健性检验中得到了有力支撑。进一步进行机制分析发现,ESG通过强化创新能力与提升信息透明度,有效驱动了区域经济的正向增长。值得注意的是,此正面效应并不显著受限于产品市场的竞争态势,而是展现出一定的地域差异性,尤以东部与中部地区为甚,显示出这些区域实施 ESG战略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此外,研究强调了社会与治理维度的ESG因素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它们不仅是企业责任感的体现,更是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4-09-14 合作期刊: 《档案与建设》
摘要:科技兴档和档案重点实验室建设背景下,档案科研人员创新能力建设尤为重要。文章 分析了解构计划行为理论在档案科研人员创新能力建设中的适用性和价值,解构出影响档案科研 人员创新行为意向的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人际影响、社会影响、自我效能和便利条件等因素, 据此提出完善激励政策、搭建交流平台、注重个人发展、净化创新生态、调整知识结构、丰富数据资 源等针对性干预措施,用以推动档案科研人员创新能力建设。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05-06 合作期刊: 《阅江学刊》
摘要:平台型组织是依托平台商业模式,按照模块化分工形成的、由平台主和互补创新者构成的、具有核心外围结构的一种能够在新型商业机会和挑战中构建灵活的资源、惯例和结构组合的组织形态。平台型组织可以分为公司平台与行业平台、交易平台与创新平台、单边平台与多边平台、内部平台与外部平台等多个类型。平台型组织创新的主要特点是同时具备组织结构的“核心-外围”二元性和创新活动的“核心创新-互补创新”二元性。平台型组织创新的主要优势体现在平台的连接性与“ba-sho”原理、平台的模块化与互补原理、平台的传播性与社区原理、平台的数字趋势与数字赋能四个方面。平台型组织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在平台构建过程中,根据组织结构二元性与创新活动二元性之间的多维匹配,对平台架构和界面开放程度进行合理设计;组织的平台化转型宜适时适度。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4-03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本文基于2010~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文本挖掘的方法获取数字化转型数据并探讨其对企业劳动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企业劳动投资效率的提升,表现为抑制企业劳动投资过度和缓解劳动投资不足。从影响机制来看,提高创新能力、优化内部控制是数字化转型驱动企业劳动投资效率提升的机制,且呈现出链式中介作用,其中创新能力是关键。进一步分析发现,在过度招聘、解雇不足以及招聘不足等样本中,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劳动投资效率的正向作用均显著存在。该研究结论为数字技术促进企业劳动投资效率提升提供了新的证据,并为评估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效果提供了有力支持。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3-24 合作期刊: 《学术研究》
摘要:数字经济在多大程度上能促进城市创新能力?通过对 2011—2020 年广东省 21 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门槛回归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效应,当数字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门槛”之后,会产生规模效应,极大促进城市创新能力的几何式提升。原因在于,数字经济存在“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的特点,而且按照“梅特卡夫法则”,当数字经济中的网络连接点达到特定门槛之后,会促进传统经济从“封闭式创新”转向“开放式创新”,从而实现倍增效应。广东经验表明,建立区域性的政产学联盟共同体,是降低创新成本和分摊高研发风险的关键手段之一,而且能带来溢出效应,促进城市间协同。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3-10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摘要】本文选取2009~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抑制盈余管理和提升创新能力两个维度揭示高质量审计对资本化研发支出的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并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测试。研究发现,高质量审计显著地提高了企业资本化研发支出的创新绩效。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内部党组织参与治理显著提高了企业资本化研发支出的创新绩效,而且企业内部党组织参与治理与高质量外部审计的监督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与较低等级的企业信用相比,较高等级的企业信用能显著提升高质量审计对企业资本化研发支出的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与较差的地区法治环境相比,良好的地区法治环境更有利于高质量审计促进企业资本化研发支出的创新绩效提高。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2-27 合作期刊: 《会计之友》
摘要:基于2010—2022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高管校友关系这一非正式制度与企业ESG表现的关系。研究发现,高管校友关系有助于提升企业ESG表现,经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旧成立。机制检验表明,内部控制水平和绿色创新能力在高管校友关系提升企业ESG表现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媒体关注度和董事会监督正向调节了高管校友关系对企业ESG表现的提升作用,同时在非国有企业、高信息披露透明度及有高水平院校教育经历的组别中高管校友关系对企业ESG表现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文章从校友关系视角丰富了社会关系对企业ESG表现的研究,为企业充分利用社会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启示。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4-18 合作期刊: 《大学教育》
摘要:美丽中国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和持续推进,急需环境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支撑。西安理工大学环境学科立足学校区位特点和自身办学特色,积极探索“知识筑基,创新塑能,素养添翼”环境类研究生培养模式。具体来说,该模式构建了具有学科交叉特色和融入前沿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开拓了以强化创新平台、强化协同育人、强化激励机制为支撑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建立了以思政素养、科研素养和职业素养为核心的研究生综合素养提升机制,并依托西咸新区海绵城市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创立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区。通过教育教学改革,有效提升了西安理工大学环境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所培养的人才获得了普遍认可。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09-10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本文以河南省17个地级市(不含省辖县级市济源市)2016—2021年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数、数据地图等实证分析了各地级市数字经济和创新能力耦合协调发展水平以及空间分布演变特征。研究发现,河南省各地级市的数字经济、创新能力与耦合协调度整体稳定增长,但是全省耦合协调水平普遍较低。从地区发展来看,郑州市属于高度协调的第一梯队,洛阳市、南阳市属于第二梯队,分别在2018年和2021年达到高度磨合和低度磨合阶段,其他地级市属于第三梯队,处于高度拮抗状态。从区域联动性来看,近几年豫中、豫东、豫西、豫北和豫南几个区域耦合度呈现一定的空间聚集与带动效应,且区域间差异逐年减小,但是以郑州市为核心的豫中地区耦合协调度综合得分明显高于其他区域,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仍需引起重视。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世界经济 发布时间: 2024-01-18
摘要:作为一种新的贸易形态与商业模式,数字服务贸易在推动国家创新发展中的作用愈发显现。本文基于2011—2019年全球66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就数字服务贸易对国家创新能力的影响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探讨收入差距在二者之间可能发挥的作用,并基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样本展开了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服务贸易对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收入差距在二者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高收入国家发展数字服务贸易对国家创新能力的显著提升作用更强,而中等收入国家受限于经济发展所处阶段,短期内一定的收入差距可以阶段性地提升国家创新能力,但长期来看,仍需避免收入差距过快拉大的现象。为此,包括我国在内的中等收入国家需要在既定发展条件下,通过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推动数字服务贸易与收入差距协调发展,进而共同促进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3-03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摘要】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当前,全球经济结构正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而重塑,各国将创新视为国际竞争的主战场。企业作为市场的行为主体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对象,是创新的成果转化中心,对生产力的更新换代发挥着主导作用,对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构建科学的创新指数有助于企业了解自身创新实力,推动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从而提高新质生产力水平,同时也可为政府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方向提供决策参考。本文基于财务管理领域中现金流量折现模型的基本原理,构建由创新投入能力、创新研发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创新成长能力和创新环境五个维度构成的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模型,之后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选取18个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博弈论对通过CS-AHP和熵值法得到的主客观权重进行组合赋权,并对创新指数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同时,以2017~2022年1324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计算样本公司的创新指数。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2-28 合作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摘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供应链发展战略是改善产业链供应链创新生态、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的重要途径。基于企业创新理论、供应链理论和效率理论,引入组织认同中介变量和差序氛围调节变量,利用中国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份港口-腹地供应链问卷调査数据,采用层次回归分析法、拔靴法和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链主企业创新能力对供应链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链主企业创新能力对供应链效率具有正向影响,能通过科技赋能、产品创新、服务延伸等助力供应链效率变革;组织认同在链主企业创新能力与供应链效率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即链主企业创新能力通过组织认同间接影响供应链效率;差序氛围不仅负向调节链主企业创新能力对组织认同的直接影响,而且负向调节链主企业创新能力通过组织认同对供应链效率的间接影响,即当差序氛围淡时,链主企业创新能力通过组织认同对供应链效率的间接效应更加显著。“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应把供应链效率变革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大力培育激发链主企业创新能力,充分发挥链主企业创新引领作用、链主企业与非链主企业的一体化联盟作用以及政府和行业协会对差序氛围的规范作用,为供应链效率变革提供新动能、营造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