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子军事辩证法思想考析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发布时间: 2025-01-11

    摘要:本文首先对《老子》涉及军事的第三十、三十一、六十八、六十九这四个章节的文本文字从义理上作了必要的考辨,吸收了古代王弼注和近现代学者如朱谦之、高明、陈鼓应和楼宇烈等人的研究成果,但对某些成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此基础上,然后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的理论框架对老子的军事辩证法思想进行了疏理分析,由此得出以下结论:第三十章是从辩证法的量变引起质变(“物壮则老”)的观点来说明战争的限度,老子的“果而已”就相当于唯物辩证法的“度”的概念;第三十一章是要求人们从辩证法的对立统一的观点来对待战争,体现了老子“反战”的一贯思想;如果说前面两章体现了老子的战略思想,那么第六十七、六十八章则表明了老子的战术观,这两章都要求人们运用否定之否定的思想来赢得战争。本文给出了每一章的白话译文,本文想要特别强调指出的是:老子的军事思想中不仅包含了丰富的质量互变和对立统一的思想,同样也包含了丰富的否定之否定的思想。

  • 从扬弃到革命再到结构性的自我对抗——黑格尔、马克思与齐泽克关于的逻辑演进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发布时间: 2024-09-03 合作期刊: 《东南学术》

    摘要:从扬弃到革命再到结构性的自我对抗,黑格尔、马克思与齐泽克三位思想家均看到否定是推动事物自存与发展的内在动力。黑格尔站在绝对唯心主义的立场上,以规定了的否定扬弃了知性形而上学的抽象两极对立,建构了理性同化、吞噬差异的形而上学体系;马克思以实践释放黑格尔辩证法中被思辨体系禁锢的否定,使否定之否定成为对现存一切进行无情批判的革命理论,为辩证法革命性的彻底发挥铺平了道路;“后马克思主义者”齐泽克以拉康精神分析之“空无”继承了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革命性解读,在结构性的自我对抗中寻找资本主义体系失败的必然性。从根本上看,黑格尔将绝对理念作为否定的主体,齐泽克将否定理解为本体论层面上的视差分裂,马克思在政治学或社会学的层面上实证性地理解否定,呈现了辩证法的革命性批判精神。马克思的辩证法以一种巨大的超前性扬弃了齐泽克的绝对否定论。

  • 去根基的图像与末世之痛——耶罗尼米斯·博斯的虚空灵视

    分类: 艺术学 >> 美术与书法 发布时间: 2025-01-19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博斯的末世绘画仍然对当下的现实有着共鸣和关联。这首先需要我们重新思考末世作为一个主题和概念的双重含义,它既可以在科莫德的意义上作为一种连贯而总体性的叙事,但也同样不妨在福柯和莫顿的意义上被视作一种去根基的绝对否定的运动。在博斯的创作之中,此种去根基的动机至少有三重体现。一是世界框架和意义背景丧失之后,万事万物之间反而拉近的密切关系。二是三联画在外与内之间、开与阖之际所展现的水平的见证节奏,尤其是面孔和音乐。三则是近乎炼狱一般的苦痛体验,并由此所激发的分享火焰的极致共情。

  • 去根基的图像与末世之痛 ——耶罗尼米斯·博斯的虚空灵视

    分类: 艺术学 >> 美术与书法 发布时间: 2024-07-01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博斯的末世绘画仍然对当下的现实有着共鸣和关联。这首先需要我们重新思考末世作为一个主题和概念的双重含义,它既可以在科莫德的意义上作为一种连贯而总体性的叙事,但也同样不妨在福柯和莫顿的意义上被视作一种去根基的绝对否定的运动。在博斯的创作之中,此种去根基的动机至少有三重体现。一是世界框架和意义背景丧失之后,万事万物之间反而拉近的密切关系。二是三联画在外与内之间、开与阖之际所展现的水平的见证节奏,尤其是面孔和音乐。三则是近乎炼狱一般的苦痛体验,并由此所激发的分享火焰的极致共情。

  • 论科学思潮对中国近代文学的建构

    分类: 综合学科 >> 综合学科 发布时间: 2025-02-18 合作期刊: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摘要:我国学人对西方科学根本看法的转变是在近代,晚清学人在列强的枪炮下幡然醒觉,开始由“技”进于“道”地探查西方力量的奥秘;自晚清洋务运动以来,由敌人送来的厚礼——西方科学、技术——让学界意识到“崇文”传统的弊端,我国学界就此步入了以科学否定文学的时期。文学在这一时期饱受訾抑;作为科学精神本质的纯粹理性,毋庸置疑地影响了我国近代文学理论及创作的审美立场,带来了“求真”准则。但当时“唯科学主义”机械论对待传统文学遗产的方式,反而不是理性认知,而是刻舟求剑;科学与文学之间出现了一条特别的纽带:科学小说。这种兼有科技专业知识和文学幻想的作品,在当时便有许多翻译与创作的实绩。

  • 资本逻辑的内在矛盾及其现实表现——《资本论》中的资本自我辩证法探究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发布时间: 2025-03-27 合作期刊: 《浙江学刊》

    摘要:揭示资本逻辑的内在矛盾及其产生原因,从中找出根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有效途径,是马克思资本逻辑批判的一个重要落脚点。为此,他在《资本论》中先后分析了资本的不同层面、资本再生产的循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资本再生产的周期性过程等,分别得出了单个资本和社会总资本间的差异、资本的价值增殖循环同物的形式循环的矛盾、基于资本与劳动对立的对抗性社会结构、资本周转的中断根源等结论,深刻揭示出资本自我否定辩证法。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专门剖析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关于经济危机的主要解决方案,阐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最深刻根源所在,为扬弃资本逻辑内在矛盾之后果,提供了合理而充足的依据。

  • 经典蕴涵系统定理的能行证明

    分类: 哲学 >> 逻辑学 发布时间: 2024-09-30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借鉴亚里士多德的化归方法,通过反复使用双否消去规则、否定内移规则、移动排序规则、合并规则和归约规则,可以将命题逻辑否定蕴涵系统的任一定理等值地化归为一个形如[YY]的公式。再借助相应的证明子程序和嵌入程序可以能行地构建该定理的证明。

  • 财务报表审计中意见为何如此罕见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4-03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审计中否定意见非常罕见,业内外很多人士认为潜在的原因是注册会计师为了维护客户关系采取的一种机会主义行为。但事实并非如此,否定意见罕见的真实原因包括以下三个:第一,注册会计师审计中发现的有可能导致出具否定意见的重大错报在公布财务报表前已经被纠正了;第二,持续经营假设的判断非常困难,注册会计师在前期审计试错的基础上,后期选择出具无法表示意见而不是否定意见审计报告,可能是一种更恰当的审计行为;第三,由于商业审计的固有限制,注册会计师难以通过正常审计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只能以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表明自己对财务报表的态度。此外,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处理差错问题的差异性导致内部控制审计中的否定意见较为常见。对此,注册会计师行业应加强公众交流以消除误解,同时通过立法使注册会计师更容易获得各类审计证据。

  • 弹力摩擦力与分子力的关系研究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3-18

    摘要:在“理想接触面”的模型中,利用“物体平衡条件”,揭示了“静摩擦力的显示形式与分子间平均距离的关系”。以技术方法完成了“面积可测定的‘干涉暗斑’实验”,即宏观定量显示了微观分子间“理想接触面”的面积。再通过对“满屏理想接触面”中的物块A在抽真空过程中所受弹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和显示形式事实变化的实验分析,获得了与弹力的这些瞬时要素相对应的接触面上分子间的平均距离——自r<r0→r=r0→r0<r<rm的事实变化,从而验证了“弹力的显示形式与分子间平均距离的关系”,体现了微观与宏观定义统一了的静摩擦力的三种显示形式,——推翻了已影响分子间相互作用280年——现应用于教科书上的认识偏见——“粘附论”。而“干涉暗斑”的隐身功能,也为光学应用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实验支持。

  • 对《弹力摩擦力与分子力的关系研究》之方法等的归纳解析和进一步研究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3-18

    摘要:此稿是已公开论文《弹力摩擦力与分子力的关系研究》的原作者等对该项研究之方法等的归纳解析和进一步研究,以使读者在享受阅读的乐趣中,轻松地认识——“更多的原始创新成果对《经典力学》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