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学 >> 成人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1-03
摘要:现代新农人培育是农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也是实现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教育强国建设与现代新农人培育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教育强国建设能够赋予现代新农人培育资金、政策和制度优势,现代新农人培育能够赋能教育强国建设资源要素的整合。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要培育新形象、新思维、新素养的现代新农人还存在培育标准缺失、培育理念陈旧、培育模式单一的现实困境,需要以科学先进的培育理念引领现代新农人培育改革、以信息技术助推现代新农人精准培育、以制度建设提升现代新农人培育效能。
分类: 公安学 >> 公安学 发布时间: 2024-07-08 合作期刊: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摘要:公安英烈精神作为崇高的公安英模精神的重要内核,是由一代代公安人的牺牲和奉献积累起来的精神财富,对于预备警官的忠诚警魂培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种精神品质是预备警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他们未来从警生涯中不断成长、进步的动力源泉。为此,应以文化人、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潜移默化铸警魂;协同教学、构建从理论到模拟实践的纵向教学模式;导师引导、建立课外小组导师制度,提升培育效果;实践练兵、推进育人体系协同并举等,以期将公安英烈精神更好地融入到预备警官的忠诚警魂培育之中,提高其思想觉悟和业务能力,为我国的公安事业培育出一批忠诚可靠、业务精湛的优秀民警。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发布时间: 2024-06-27 合作期刊: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以实现人民幸福、民族复兴为初心、不懈探索推进的新式现代化,其形成不仅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更需要强大的精神动力。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动力主要体现在党带领人民艰苦奋斗的一切实践之中,不仅积淀了理论指导力、执政党领导力、价值导向力、激励鼓舞力的丰富内容,还凝聚了传承性、实践性、人民性、世界性的鲜明特质。步入新时代新征程,走好第二个百年奋斗之路,还需要以生动实践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以伟大建党精神锤炼坚强有力的执政党,以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以人类文明新形态构建世界文明新格局,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动力夯实坚韧信力、滋养生机活力、赓续奋进伟力、铸 凝时代新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4-26 合作期刊: 《武陵学刊》
摘要:大学生数字劳动素养是大学生应具备的与新发展理念相契合的数字劳动价值观念及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培育大学生数字劳动素养不仅是大学生在数字化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新型劳动者素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客观需要。但虚拟与现实之间的价值冲突、技术工具主义对劳动者主体性危机的扩张以及劳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所面临的现实困境都制约大学生数字劳动素养的提升。因此,提升大学生数字劳动素养,必须强化对学生的思想引导,聚焦劳动教育价值目标;增强学生技能,提升其复合性能力;促进多元主体的联合培育,构建产教融合育人机制;加强数字平台管理,筑牢数字劳动安全防线。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 2024-12-18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发展道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不仅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也需要深厚的精神力量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精神动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提供思想精神动力的重任,其培育发展备受中国共产党重视。“两个大局”时代条件下强化中国式现代化精神动力有利于培育人民精神信念坚定道路自信、服务国家战略实现百年目标、创新文明形态推动人类进步,需要我们秉承正确政治导向、实践导向、大我导向的原则遵循,通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巩固意识形态、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做强主流舆论、构建中国特色叙事体系汇聚人类共识的培育路径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精神动力发展壮大,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助力实现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情报学 发布时间: 2025-02-08 合作期刊: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摘要:[目的/意义]探索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简称AIGC)驱动下研究生数字素养教育的有效路径,以提升研究生在数智时代的综合素养,满足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方法/过程]在文献调研基础上,分析AIGC 技术发展应用带来知识体系扩展、技能要求提升,教育环境改变。探讨AIGC 驱动下研究生数字素养教育边界已拓展,为顺应AIGC 技术对研究生数字素养教育带来变革提出系列提升路径。[结果/结论]AIGC 加速教育与智能的融合,研究生数字素养教育需以培养研究生驾驭智能技术能力、跨学科融合能力、创新实践能力、批判性思维、数字伦理为着力点。采取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数字素养课程内容,构建跨学科整合机制,建立监管机制,重视引导学功能和完善评价机制等变革路径,以促进研究生的综合素养提升。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工作 发布时间: 2024-09-03 合作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培育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是提升环境治理效能、推进环境治理转型的关键举措。在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概念框架的基础上,选取有关农村环境治理创新实践的典型模式进行分析,认为利益协调机制、协商共治理念、现代数字技术与农村环境治理相融合,可以形成不同的环境治理类型。基于对农村环境治理实践运行机制的探究,提出以互信、互动、互联为核心,培育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的三重路径。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3-18 合作期刊: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摘要:202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是落实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是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部分之一,通过对义务教育科学学科核心素养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的内涵、价值及内在关系进行梳理,初步建构落实核心素养的基本路径:树立素养导向的教育理念,从课程标准中落实核心素养,从教材分析中落实核心素养,转变教学方式落实核心素养,从评价标准中落实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