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智能涌现:未来数字法研究的范式图景

    分类: 法学 >> 民商法学 发布时间: 2024-10-02 合作期刊: 《法学家》

    摘要:当前数字法研究落后于数字技术的发展,主要原因在于研究范式相对陈旧且未及时更新。现有数字法研究沿袭了传统法学的研究范式,即坚持还原论、“主客二分”和线性思维等基本观念和方法,导致了对数字系统的整体性、信息运行规律的独特性以及信息在“主客体”之间所具有的超然地位等方面,存在认知不足的问题。基于数字系统与线下社会生活系统同属于现当代复杂性科学所称之“复杂系统”,复杂性理论对于数字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其中复杂系统理论中关于“自组织”“自适应”和“涌现”等现象的理论研究范式,契合当前数字系统和线下社会系统的发展和演化规律,故具有在此基础上探讨建立未来数字法研究范式的可能性。为建立数字法研究范式,首先应当明确数字法所依赖的系统性环境特征,即数字环境具有技术性、公开分享性、公共性、服务性和安全性等鲜明系统特征,进而可以初步设想未来数字法的研究方法,即可以采取还原论和整体性的结合、技术和法律的结合、实证主义和理性主义的结合以及“人”和“机器”的结合等方法。

  • 情景-网络-功能:应急慈善的管理策略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5-03-25 合作期刊: 《公益研究》

    摘要:应急慈善作为慈善事业的重要支点,在健全大安全大发展格局、实现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中起到关键的补充作用。在高风险社会的时代背景下,科学构建应急慈善管理策略是应对风险社会的复杂情景,满足脆弱群体多样化需求,消解深层次社会矛盾的真切回应。在引入复杂系统理论的基础上,构建“情景-网络-功能”的应急慈善系统分析范式,剖析应急慈善作为复杂系统的核心特征与本质属性。应急慈善管理与应急慈善复杂系统之间存在适应性情景与程式化制度、关联性网络与组织边界性、涌现性功能与职能惯性的现实矛盾,应急慈善管理需要实现从反馈到前馈、从分类到联结、从复杂到简单的管理思维转变,构建“治未病”的制度决策策略、松散式”的组织共生策略、“降解性”的职能设计策略,有效释放应急慈善系统情景的耦合效应、网络的循环效应、功能的涌现效应,提高应急慈善管理的组织韧性、机制韧性与能力韧性,真正发挥在我国应急管理体系中的效能。

  • 探究当代复杂性科学的新定位

    分类: 哲学 >> 科学技术哲学 发布时间: 2025-03-24 合作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摘要:[摘要]在技性科学时代,科学不再只是基于学术兴趣的纯粹真理寻求(模式1),更体现为基于应用情境对复杂实在的把握(模式2)。依据模式1,复杂性科学的目标是揭示复杂现象背后的普遍规律,理论优位取向,力求实现新的科学统一;依据模式2,复杂性科学是基于应用情境对各类复杂系统行为的应对,实践优位取向,强调跨学科、多学科合作解决问题。当代复杂性科学总体越来越呈现为技性科学的模式2形态,正推动科学的不断突破。

  • 循证教育治理的内涵特征、路径机制与推进策略

    分类: 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4-12-27 合作期刊: 《中小学管理》

    摘要:在全面推动教育治理现代化与教育强国建设的背景下,循证教育治理作为一种新型治理体系,可实现教育领域多元协同决策及实践的科学化与理性化。一方面,循证实践能够作为实现教育治理目标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将治理的视野融入循证教育可消解其价值缺失、主体失位、民主不足等问题。在一个由多主体参与、多层级协作与动态适应机制共同构成的复杂系统中,循证教育治理存在校际、校内和家校三种不同组织层级的实践路径。未来需要从理念创新、主体建设、成果转化及制度优化四个维度进一步推动循证教育治理的全面落地。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信息传播机制研究——一项整合性理论分析

    分类: 民族学 >>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发布时间: 2025-03-03 合作期刊: 《民族学论丛》

    摘要:现代民族国家建构本质上是跨民族的信息沟通过程,信息机制连接国家意志与社会需求,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整合实践提供了一个融合宏观权力结构和微观认知心理因素的整合性分析框架。一方面,国家在遵循受众信息处理心智规律的基础上,通过优化基层治理体系、完善统一的经济市场以及推进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等政策供给方式,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支撑;另一方面,受众基于情感认知路径与理性认知路径这两大心智系统的互动,处理、回应来自国家意志的外部信息,表达相应的政治效能感与文化认同感,进而呈现特定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