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供应链核心企业财务公司的双边利率模型研究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4-10-22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供应链核心企业财务公司的目标是提升链内企业总体资金能力。本文以最优控制理论为指导,基于已有的定价策略模型,以资金成本、预期损失、信誉水平为影响因素构建供应链核心企业财务公司的双边利率定价模型,求解财务公司双边利率的最优值,通过算例分析和图像模拟验证了结果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财务公司的最优贷款利率和最优存款利率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函数关系;最优贷款利率随单位成本和信誉水平增加而增加,随预期损失的增加而减小;最优存款利率随单位成本和预期损失的增加而减小,随信誉水平增加而增加,旨在有效指导供应链财务公司进行合理的利率定价。

  • 碳排放期权及实证研究

    分类: 生态学 >> 生态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1-01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碳期权作为碳金融市场上重要的交易产品,合理定价有利于投资者做出理性的碳期权套期保值决策,降低碳交易市场风险。因此,本文基于湖北碳排放交易中心碳配额数据构建定价模型,以此对我国八大碳交易市场价格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将GARCH模型和期权定价模型B-S引入碳排放交易期权的定价研究中。通过碳排放交易中心配额期货收盘价的数据检验,发现价格波动情况具有非正态性和尖峰厚尾的特征,并采用GARCH模型拟合预测碳价收益率波动率,将预测的数据求取标准差后得到最终日波动率,从而带入B-S定价模型中进行价值估值。结果表明,GARCH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性,有利于提高定价的精准度。

  • 资本市场错误与企业创新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4-03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文章运用2007-2016年A股制造业公司的年度数据,研究股票市场错误定价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在错误定价影响企业创新的两种渠道中,直接的“迎合渠道”和间接的“融资渠道”均在我国存在,且以“迎合渠道”为主。文章发现的意义在于,在一定条件下高股价可能会促进企业创新,监管者可以利用股票市场高估的区间,促进企业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 城商行资金转移系统建设现状及应用探究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4-09-24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随着金融市场的深化发展及利率管理改革的持续推进,金融行业内部面临着日趋严峻的资金定价(FTP)管理问题。城市商业银行为了更好地引导存贷款等产品定价、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完善绩效考核、优化资源配置,开始建立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管理系统,将利率风险管理上收到总行,由差额资金管理模式向全额资金管理模式转变,将价格引导传导至分支机构。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银行资金转移定价系统的发展及改革现状,从FTP的管理理念出发,结合国内银行FTP管理的实践,以城商行为研究案例,分析定价系统使用情况,更主要地分析系统中存在的定价方法、差异化调整、定价运用情况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解决方案和建议,通过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的不断完善,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定价管理体系。

  • “双碳”背景下我国碳机制发展现状与建议

    分类: 生态学 >> 生态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0-23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为有效减排,实现我国“双碳”目标、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本文系统梳理并总结了我国在碳税、碳市场、碳边境调节措施等碳定价机制方面的发展现状。研究发现,目前我国碳定价机制正在运行的仅有碳市场,内部碳定价在部分企业被采用,其他碳定价机制还未实施,整体尚处于碳定价机制的加速发展阶段。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我国碳定价机制应该推进碳定价机制立法进程、构建系统性碳定价机制、积极与其他经济体合作构建碳定价机制等方面的发展建议,以供参考。

  • 考虑消费者海淘的跨国供应链策略研究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物流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4-16 合作期刊: 《物流研究》

    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海淘,给国内零售带来了一定的冲击,有必要转变经营策略以积极应对。本文针对一个海外品牌商与一个国内零售商构成的跨国供应链构建博弈模型,对供应链的最优定价策略进行求解并分析消费者海淘行为产生的条件及其影响。研究发现只有在海淘风险或附加费用低于一定的阔值时,部分消费者才会从国内零售渠道转移至海淘渠道。海淘出现后,海外品牌商应当在海淘风险或附加费用较高时降低商品在海外市场的销售价格,反之则反;而国内零售商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降低该商品在国内市场的销售价格。随着海淘风险或附加费用的进一步降低,国内零售商应当进一步降低该商品在国内市场的销售价格,而海外零售商应当逐渐提高该商品在海外市场的销售价格。最后,通过数值算例对相关结论进行了展示。

  • 基于双边市场理论的物流信息平台策略研究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物流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4-14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面向车货匹配的物流信息平台具有典型的双边市场特征,而价格是物流信息平台与其双边用户货主和车主利益博弈的主要工具。文章运用双边市场理论分析了物流信息平台的定价问题,分别从垄断平台双边定价和单边定价的角度给出了物流信息平台最优定价决策,并进行了对比分析和敏感性分析,最后扩展到竞争平台的定价决策,并结合我国车货匹配市场,以某物流信息平台为对象进行了案例分析。通过建模分析发现,物流信息平台对货主的定价与货主的网络效应强度有关,当货主的网络效应强度大于车主的网络效应时对货主收费,否则对货主免费或补贴;物流信息平台对于车主的定价与车主的增值服务效益成负相关关系,当车主为平台带来的增值服务收益大于某临界值时对车主免费甚至补贴;物流信息平台单边收费时的总利润低于双边收费时的平台总利润。

  • 基于“保险+期货”模式的糖料蔗价格保险研究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1-23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以地方特色农产品糖料蔗为例,基于2006−2022年我国白糖期货和现货价格日度数据,以及广西百色市右江区糖料蔗“保险+期货”试点项目实际数据,通过采用亚式期权定价模型和 Monte Carlo 模拟方法,对基于白糖期货合约的价格保险费率进行数值模拟,并完善“保险+期货”模式的价格保险定价机制。研究显示,随着我国白糖期货的功能逐步发挥,其定价体系已从现货市场转为期货市场为主导,为“保险+期货”模式提供关键的定价基准。在“保险+期货”模式下,白糖现货价格的波动性小于期货价格的波动性,导致基于现货价格设定的保险费率相对较低,农户承担的基差风险显著降低。再保险费率低于价格指数保险费率,保险公司作为风险承保主体,在风险管理中发挥更主动的作用,而不是仅作为“中介”。在不同的保障水平下,价格指数保险纯保费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保险公司应进一步提高“保险+期货”模式价格保险定价的精确度,推动“保险+期货”产品的多样化和差异化,并构建“保险+期货+N”的地方特色农业风险管理服务体系。

  • 数字偏好、尾数与线上非对称价格黏性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4-08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文章基于京东、苏宁、国美、天猫四家电商经营的六大类家电的价格数据,分析了数字偏好、尾数定价对中国线上市场价格黏性的非对称性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中国线上市场确实存在明显的数字偏好现象,具体有数字“0”“8”“9”,其中数字“9”为最受欢迎的尾数。基于Logit模型进一步发现:数字“0”“8”“9”对于产品价格变化存在非对称的影响作用;随着数字“0”“8”“9”结尾的位数越多,其阻碍价格变化的能力越强,非对称的影响作用也越加明显;若产品价格提高,以偏好数字结尾会显著降低价格变化的可能性;节日效应会显著削弱由偏好尾数给价格变化带来的负向阻碍作用,甚至成为加快价格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

  • 全面注册制下新股制度的逻辑与改进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2-27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全面注册制的推行有助于建立现代化的资本市场制度,其中的定价制度是注册制改革的重中之重。合理的新股定价制度有利于提升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和要素配置效率,促进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本文首先比较新股发行中的固定价格发行制度、询价制和拍卖制的异同;其次,讨论我国科创板新股定价的主要特征、制定逻辑及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从设定保留价格、设计灵活的高价剔除机制、公开披露主承销商的《投资价值研究报告》、延长中签日和缴款日的时间间隔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全面注册制的推行提供参考。

  • “专精特新”资质认定与审计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2-10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专精特新”企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本文从审计定价视角出发,以“专精特新”资质认定政策的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探究“专精特新”资质认定对审计定价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专精特新”资质认定能降低审计定价。机制分析表明,“专精特新”资质认定通过提升创新水平、降低代理成本两条途径降低审计定价。异质性分析表明,“专精特新”资质认定对审计定价的降低效应在创新环境良好、公司治理水平低、审计师行业专长高的样本中更加显著。本文不仅丰富了“专精特新”资质认定政策和审计定价关系的相关研究,而且为上市公司、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评估相关经济后果提供了参考。

  • 关系运作视角下全屋定制中间商的行为

    分类: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4-12-31

    摘要:在全屋定制市场中,中间商利用结构洞位置,链接工厂和消费者,兼具买家和卖家角色,表现出不同的定价行为。本文从关系运作视角出发,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研究发现,社会关系内生的激励结构和交易策略,鲜明塑造了中间商的定价行为。中间商和工厂之间是双向耦合关系,在维系货源稳定的激励下,中间商会妥协让步并与工厂结为商业伙伴,其定价行为具有合意特征;中间商与消费者之间是过程嵌入关系,中间商的目标是赚取差价,在关系工具化的激励下,采取建构信任、打造消费者参与感的交易策略,并就设计元素所延伸的价值进行灵活议价,其定价行为带有赋权色彩。总之,关系类型、激励结构和交易策略的差异化匹配,形成了中间商在不同关系下的定价行为差异。

  • 关于原油权促进货币国际化的实证研究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4-12-24 合作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摘要: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从理论和实证角度研究争取原油定价权是否有利于推动一国货币国际地位的提高。结果表明,长期而言,能源在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的定价权均可以促进货币国际化水平;短期而言,无论是原油期货市场,还是现货市场的正向冲击,也会提升货币国际化程度。因此,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既要加强原油现货贸易,搭建原油期货交易平台,也要积极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构建油气产业双循环体系。

  • 实物期权视角下合同期对供应商行为的影响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物流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4-23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基于合同期影响供应商承接合同意愿的现象,文章在成本不确定和需求弹性的环境下利用实物期权分析了供应商对固定价格和收益共享合同的定价,揭示了合同期、供应商对成本的乐观和过度自信对这些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合同期决定着固定价格的定价形式,他通过供应商的定价权威临界值影响收益共享合同的定价形式。合同期较长(供应商的定价权威较低)时,供应商对固定价格(收益共享)合同的报价为其保留价格,以确保在最优的时机执行合同。该价格因供应商的过度自信而更低,但不一定因乐观而更低。合同期较短或定价权威较高时,供应商基于需求的弹性来定价。该价格因供应商的乐观而更低,但不受过度自信的影响。

  • 下沉市场、产品质量与流量博弈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贸易经济 发布时间: 2025-04-14 合作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摘要:互联网平台是激活下沉市场、释放国内需求的重要方式。基于纵向差异化模型,本文分析了流量竞争情境下,不同的流量类型、流量定价方式对市场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域流量在促进竞争、降低价格的同时,也因扩张市场规模提升了商家利润。然而,具有垄断势力的平台参与流量定价分发后,对异质性流量将采取不同垄断收益获取方式,此时公域流量对商家和消费者的积极作用有所减弱,特别是对下沉市场开发的积极作用将进一步减弱。

  • 破除数据要素的交易困境:法律透视与机制重塑

    分类: 法学 >> 民商法学 发布时间: 2025-03-19 合作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摘要:个人及企业因相关制度的保障与激励有限而未能深度参与数据要素市场。数据要素效用缺乏相对稳定性,估值缺乏准确性,价格形成缺乏高效性,致使数据要素交易缺乏实效性。借助法律工具系统透视数据要素交易可知,现有数据产权制度及理论因存在产权歧视、忽视个人合理利益诉求而难以有效激发交易活力;在数据交易平台独特盈利模式中,隐私计算等技术的可信度低,交易风险高,导致数据要素交易的信任机制欠佳。为确保数据要素的交易实效,应强化企业的数据产权主体地位,明确个人的数据投资主体地位。将数据要素的功能及表征契合于现实消费需求,将可交易数据要素类型化为功能型数据要素、信息型数据要素及数据型数据要素。基于企业产权主体与个人投资主体及类型化可交易数据要素,重塑数据产权内容,同时依托数字化技术配套相应公示制度。以数据交易平台、企业及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的职能合规为抓手,确保数据要素交易的关联机构可信;借助数据回报公式动态计算个人投资的数据价值,依靠市场及监管机制动态确定数据要素价格;依托法律责任降低数据要素的个人隐私、个人信息及公共利益风险,重塑数据要素的交易信任机制。

  • ESG评价分歧会提高审计吗——基于企业内外部治理环境视角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2-28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ESG评价是审计定价的重要参考依据,但目前国内外各ESG评价机构的评价结果各异,存在较大分歧。基于此,以2015~2022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ESG评价分歧对审计定价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ESG评价分歧通过增加审计师面临的审计风险和业务风险,显著提高被评价企业的审计定价。作用机理检验表明,内部控制质量和分析师关注度的提高会弱化ESG评价分歧与审计定价的正相关关系。异质性分析显示,在非国有企业中ESG评价分歧对审计定价的正向影响更显著,市场化程度、行业竞争水平正向调节二者的关系。

  • 企业ESG表现缓解了资产误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2-24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本文基于华证ESG评级数据,以2009~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企业ESG表现对资产误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ESG表现与资产误定价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该结论经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后仍然成立。机制研究表明:企业ESG表现主要通过提高股票流动性、吸引分析师关注两条作用路径缓解资产误定价。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内部控制质量较低组、国有企业组中,企业ESG表现对资产误定价的缓解作用更强。本文丰富了企业ESG表现的经济后果与资产误定价的影响因素研究,对于提升我国资本市场定价效率,稳定资本市场、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双循环战略布局下的粮食贸易新格局研究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1-13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这为确保中国粮食安全和粮食贸易合理布局提供了重要指导。以部分大宗农产品期货市场对外开放为标志,中国的粮食贸易正向更有利于提升粮食贸易主导权的新格局演化。本文分析了中国粮食贸易新格局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提出了粮食贸易新格局建设进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对策建议。研究指出,中国的粮食贸易新格局的内涵体现在粮食贸易结构更加多元、国际粮食供应链产业链自主可控以及打造“中国价格”把握粮食贸易定价权三个方面。粮食贸易新格局建设进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包括贸易来源多元化战略短期内不足以填补国内巨大的饲料粮需求缺口、尚未形成竞争力较强的国际粮食产业链以及国内外农产品期货市场联通需要加强。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加快实施饲料粮减量替代,推动粮食贸易品种与来源多元化;推动中国粮企向外有效延伸产业链,强化关键环节科技支撑;稳步推进大宗农产品期货市场制度型开放,提升“中国价格”的全球影响力;合理维护国家间的政治关系,确保粮食贸易新格局稳定可持续。研究结果可为优化中国粮食贸易布局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 人民币对黄金权实证研究一基于中美黄金期货及两国货币价格相联性时间序列分析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4-10-29

    摘要:人民币对黄金定价权是人民币国际化能力的一种体现;本文选取2008年1月9日至2024年5月31日16年以来连续上市交易日上海黄金期货价格、纽药COMEX黄金期货价格、美元指数和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收盘价数据,通过协整分析,揭示这几组数据之间相互影响,从实证角度观察人民币对黄金定价权影响力和相互关系。研究发现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和美元指数相关性不大;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对COMEX黄金期货和上海黄金期货价格之间有明显相关性,对上海黄金、纽约COMEX美黄金期货价格走势影响日益显著;实证显示人民币对黄金定价能力正在快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