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式农村现代化精准推进的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4-10-12 合作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新时代新征程,精准推进中国式农村现代化是国家繁荣、社会稳定的战略支撑,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之举,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中国式农村现代化是由基础层面物的现代化、核心层面人的现代化以及保障层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成的具有鲜明属“人”性质和文化自觉的系统,其精准推进在目标任务上更加注重质效、在方式方法上凸显创新驱动、在评价标准上侧重融合发展。实现中国式农村现代化的精准推进应基于我国国情农情并遵循农村发展和建设的内在规律,在物的现代化上坚持以绿色发展为前提,精确聚焦现代美好生活多维度需求;在人的现代化上坚持以内源动力激发为核心,靶向发力农民群众现代文明素养提升;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坚持以治理现代化建设为保障,切实促进农村现代化行稳致远。经由中国式农村现代化精准推进三个向度的深入实践,促进农村现代化纵深发展,继而助益于中国式现代化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实现。

  • 新发展阶段的乡村价值:多维考量与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发布时间: 2024-12-30 合作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新发展阶段,多维度考量乡村价值是高质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选择。乡村价值主要包括乡村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当前,乡村价值的实现陷入四重困境:新产业新业态培育“难”,限制乡村经济深度发展;生态涵养“乏”,破坏乡村生态建设格局;养生养老养人优势“弱”,削弱乡村社会建设优势;乡村文化建设“困”,淡化乡村文化特色。打破乡村价值的实现困境应遵循乡村产业发展规律,促进乡村经济发展;补强乡村发展生态短板,维护乡村生态平衡;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满足乡村居民美好生活需要;通过乡村需要塑形铸魂,保护乡村优秀文化。

  • 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战略图景、国际镜鉴与

    分类: 教育学 >> 职业技术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4-11

    摘要:在全球产业链深度重构与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纵深推进的战略背景下,职业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各国建设教育现代化和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路径。从战略层面来看,职业教育国际化既是推动国家教育现代化的制度性突围,也是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公共性重构;既是实现文明互鉴的范式性突破,也是推动产业价值链治理性跃迁的系统举措。借鉴于德国、新加坡、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典型国家职业教育国际化模式的比较分析,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要坚持“标准先行、质量为本、特色引领”的路径,应着力于推动中国职教标准的国际化与本土化融合,构建多元协同的教育资源开发与共享机制,完善人才培养与流动的双向互通体系。

  • 日常生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逻辑理路与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4-09-13

    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将宏大叙事与微观叙事相统一,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日常生活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根基,既架构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空场域,也提供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活动图式。在应然和实然的统一中,廓清日常生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理路和实践向度,是铸牢的关键。从应然逻辑理路讲,全国各族人民应遵循“知-情-意-行”的逻辑脉络,以常识经验强化中华民族共同认知、以符号表征激发中华民族共同情感、以利益驱动培育中华民族共同意志、以交往互动引导中华民族共同行为。从实然实践向度看,要从日常生活话语、日常生活情境、日常生活规约、日常榜样典型四重维度探索铸牢之路,通过把政治话语转变为生活话语、理论灌输转变为氛围感染、外在监督转变为内在修为、示范效能转变为身体力行,架构起国家与各族人民沟通交流的桥梁,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潜移默化地深嵌入各族人民生活全过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蓄磅礴精神力量。

  • 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的新型生态农业:内涵特征、体系阐释及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0-25 合作期刊: 《生态经济》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在系统梳理文献的基础上,以中国式现代化为视角,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底线思维、优质安全健康营养的理念引领、农业生产全链条的方式绿色化、以农业生产环境系统健康为核心、以系统科学的标准化体系为指导五个方面,分析了新型生态农业的内涵特征,从理论层面对新型生态农业的目标体系、措施体系、支撑体系、保障体系等进行了阐释,并提出了推进新型生态农业建设的实践向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