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历史学 >> 中国近现代史 发布时间: 2024-11-08 合作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从清末“罗兰夫人热”到五四“娜拉热”可知,清末以来的女性启蒙思想进入“‘自由’压抑‘平等’”的思维之中。鲁迅《伤逝》延续清末何震关于男女平等的思考,批判清末以来“‘自由’遮蔽‘平等’”的现象,反对将“性别权力问题”转化为“新旧等级问题”的启蒙思路。而且鲁迅在《伤逝》中对男女间“温习旧课”的思考,否定了“五四”时以强者为中心的爱情自由变迁观,反思“‘自由’压抑‘平等’”思维所带来的现实破坏性。同时《伤逝》凸显“家务平等”在自由爱情、婚姻中的重要性,提出日常家务的性别属性并非女性专属,强调“家务平等”与“经济平等”“精神平等”同等重要。总之,作为思想史文本的《伤逝》是近现代女性主义思想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
分类: 社会学 >> 人口学 发布时间: 2025-04-07 合作期刊: 《西北人口》
摘要:工作时间与家务劳动时间的分配是家庭内部资源配置的关键维度,而生育是致使夫妻工作时间和家务劳动时间发生变动的重要因素。基于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通过匹配妻子与丈夫的数据,综合使用Tobit和IV-T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生育状况对中国夫妻时间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子女数量与妻子工作时间显著负相关,与丈夫工作时间、妻子和丈夫总家务劳动时间均显著正相关,且对妻子总家务劳动时间的影响程度大于对丈夫总家务劳动时间的影响程度。当每日总家务劳动时间达到3.5小时及以上时,产生“门槛效应”,妻子会选择退出劳动力市场;当每日总家务劳动时间达到4小时及以上时,产生“门槛效应”,丈夫会选择退出劳动力市场。在低、中等与高收入家庭中或无论妻子收入是否高于丈夫收入,子女数量与妻子和丈夫的总家务劳动时间均显著正相关,且对妻子总家务劳动时间的影响程度更大。祖辈照料、幼儿园等机构提供的外源性照料均显著弱化了子女数量增加对妻子工作时间及夫妻家务劳动时间的影响。基于此,应积极倡导并实施针对妻子群体的职业发展支持计划,以弥补儿童母亲因生育而丧失的职业技能发展机会,并加大力度发展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重视隔代照料现象,发挥其在家庭支持中的积极作用,以减轻家庭的育儿负担。
分类: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4-12-02 合作期刊: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摘要:根据中小学生发展状况全国调查数据,运用 OIS 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家庭、性别、学校教育等因素对青少年家务劳动技能的影响,检验了青少年家务劳动的“劳动补充假设”和“劳动素质假设”研究结果显示,青少年家务劳动技能受到家庭状况、个人性别及性别观念、学校教育等多种因素的显著影响。农村家庭青少年家务劳动技能显著低于城市青少年:相比于中等经济条件者,家庭经济比较富裕的青少年家务劳动技能水平更高,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和非常富裕者家务劳动技能水平显著更低;女生总体高于男生,农村男女青少年的劳动技能差别更大,父亲受教育程度提高会显著降低女生的家务劳动技能水平,缩小男女生家务劳动技能差异:性别观念比较平等的青少年,其家务劳动技能水平更高:家庭中兄弟姐妹越多,青少年家务劳动技能水平越高。学校劳技课显著提高学生的家务劳动技能水平。结果表明·青少年家务劳动技能不是补充家务劳动的结果,而是劳动教育的结果。因此,本研究基本否定了青少年家务劳动技能形成的“劳动补充假设”支持了“劳动素质假设”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发布时间: 2024-11-08 合作期刊: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摘要:根据中小学生发展状况的全国调查数据,运用OLS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家庭、性别、学校教育等因素对青少年家务劳动技能的影响,检验了青少年家务劳动的“劳动补充假设”和“劳动素质假设”。研究结果显示,青少年家务劳动技能受到家庭状况、个人性别及性别观念、学校教育等多种因素的显著影响。农村家庭青少年家务劳动技能水平显著低于城市青少年;相比于中等经济条件者,家庭经济比较富裕的青少年家务劳动技能水平更高,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和非常富裕者劳动技能水平显著更低;女生总体高于男生,农村男女青少年的劳动技能差别更大,父亲受教育程度提高会显著降低女生的家务劳动技能水平,缩小男女生家务劳动技能差异;性别观念比较平等的青少年,其家务劳动技能水平更高;家庭中兄弟姐妹越多,青少年家务劳动技能水平越高。学校劳技课显著提高学生的家务劳动技能水平。结果表明:青少年家务劳动技能不是补充家务劳动的结果,而是劳动教育的结果。因此,本研究基本否定了青少年家务劳动技能形成的“劳动补充假设”,支持了“劳动素质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