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哲学 >> 外国哲学 发布时间: 2024-09-09 合作期刊: 《临沂大学学报》
摘要:帝国主义理论在20世纪初经霍布森、卢森堡、考茨基等提出,由列宁进一步发展并完善。20世纪70至80年代发展为“文化帝国主义”,80年代末发展为“生态帝国主义”,90年代发展为“信息帝国主义”,直至21世纪发展为“平台帝国主义”。从霍布森的帝国主义论到平台帝国主义的历史嬗变,表征了帝国主义理论与社会现实彼此交融的理论命运。伴随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化科学技术的勃兴,帝国主义在当代取得了新的理论形态,演化为平台帝国主义。对于平台帝国主义,不仅需要认清其剥削、掠夺与霸权的实质,还要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平台经济”,积极坚持平台经济的普惠性、共享性与有序性,科学推动平台经济合理发展。通过厘清平台帝国主义的内在机理,明晰其扩张逻辑,并作出批判性反思与建构性展望,对于预防平台垄断、销蚀平台殖民与阻断平台霸权具有现实意义。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发布时间: 2025-04-25 合作期刊: 《决策与信息》
摘要:帝国主义本质上是垄断与扩张的霸权势力,对发展中国家的安全构成天然的威胁。在数字帝国主义时代,由于数据的集中而产生平台垄断,随着数字资本和金融资本深度融合,数字寡头逐渐形成。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紧扣“垄断”这一核心特征,对于阐释数字帝国主义影响发展中国家的逻辑机理依旧具有深刻的解释力。数字帝国主义以技术阻滞为武器,以空间扩张为途径,以经济剥削为目的,以政治干预为手段,以文化规训为渠道,从多个维度侵蚀发展中国家安全。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启示我们,当前必须坚定不移地运用总体国家安全观,抵御数字帝国主义的全球扩张,以数字安全格局保障数字新发展格局。
分类: 政治学 >> 国际政治 发布时间: 2025-02-01 合作期刊: 《教学与研究》
摘要:作为资产阶级对外转移矛盾的一种集中表现,帝国主义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走向有着重要影响。既有的各种“帝国主义”概念在时间、层次与道德评价三个维度上存在差异,根源在于帝国主义现象的变化和研究者认识维度的不同。为有效弥合帝国主义研究中存在的分歧,需要在元理论层面对“帝国主义”概念加以重塑。通过将帝国主义放入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变化过程加以考察,可以发现,帝国主义是资产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利益、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矛盾而通过不同载体对外转移矛盾的现象。帝国主义贯穿整个资本主义发展过程,资产阶级主导着帝国主义的演化进程。推动全人类的共同发展,缩小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发展差距,将加快帝国主义主导的世界体系衰落,促进世界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近现代史 发布时间: 2025-04-22 合作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半殖民地中国的反帝话语呈现出“有限反帝”与“向内反帝”两种主导倾向,深刻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思想风貌与反帝书写模式。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存在状况极为复杂,当局的反帝态度随时局而变,外交话语对于列强的描述在“帝国”与“友邦”之间不断切换。在多方势力博弈的历史背景下,反帝话语处于被压抑的状态,缺乏连贯性和一致性,呈现出“有限反帝”的书写状况。反帝书写常常以“反资”代替“反帝”,外国人形象通常处于缺席状态或被后台化处理,近洋人物成了帝国主义批判的主要对象,由此带来了“向外反帝”书写的薄弱和“向内反帝”书写的繁盛。“向内反帝”话语主导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反帝反殖书写,也为拆解半殖民地的主奴社会结构提供了方案。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专门史 发布时间: 2025-03-24 合作期刊: 《学术研究》
摘要:2002 年以来,“新西兰环境史”虽然已经成长为全球南方一个重要的学术领域,但却不为我国学界所熟知。该领域的起源、成就和研究取径与全球环境史的发展脉络紧密相连,同时具有自身的特色和问题。新西兰环境史研究偏爱森林、农业、生态入侵与物种交流等主题,既关注物质层面的生态和经济变迁,也重视文化和社会层面的作用。就研究路径而言,民族认同和生态帝国主义中心—边缘模式依然占据主要地位,但帝国网络叙事、在全球视野下关注地方生态变化或者追踪生态与文化要素的流动成为写作的新趋势。新西兰环境史研究脱胎于移民殖民地的历史背景,与新西兰人追寻自我身份和认同的问题密切相关。大多数研究围绕“新欧洲国家”的学术定位展开,局限于殖民时期白人男性与环境的关系。新的研究开始探索华人和毛利人的故事,从而挑战这种定位和欧洲中心论。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发布时间: 2024-04-09
摘要:本文在租金范畴的基础上, 提出了分析国际价值转移的理论框架和测 量方法, 并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做了经验研究。 理论分析表明, 国际垄断资 本通过生产部门的不平等交换获取级差租金和垄断租金性质的价值转移, 通过非 生产部门的掠夺性积累获取制度—垄断租金性质的价值转移, 国际贸易中的租金 获取成为新帝国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 实证研究结果显示, 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 国家持续输出租金, 美国、 德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持续输入租金, 中国是世界 上最大的租金输出国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获取租金转移的主要来源国, 全球租金 转移总量有1/4 左右来自于中国的租金输出; 随着劳动生产率提高和人民币升值, 中国的租金输出量从2006 年开始不断减少; 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有所提 高, 但是高端制造业的技术实力和市场占有率仍然明显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分类: 政治学 >> 中外政治制度 发布时间: 2024-04-11 合作期刊: 《中国政治学》
摘要:国内思想界依然视韦伯的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为学术经典,其实这是一部旨在建构 “西方的兴起”的文化优越论的作品,对此国外学术界早有否定性研究,著名历史学家布罗代尔称韦伯的做法是 “改写历史”。在文本意义上,韦伯的假设性因果关系或者逻辑链为: 天职———预定论———自律———理性———商业行为———自我救赎 (履行天职)。回到事情本身,即在欧洲史、全球史和宗教史的脉络上看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发现这种由假设构成的逻辑链,真是一种 “自由意志”的异想天开之举。韦伯为什么要 “改写历史”?这是他作为一个民族主义者乃至人种主义帝国主义者的身份意识所决定的,“民族权力”而不是正义、道德是韦伯的毕生追求。遗憾的是,这样一部文化帝国主义作品,依然被国内学术界视为 “经典”,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社会科学之滞后性,没有历史社会学,把一本历史社会学著作当作政治哲学作品去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