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枚“天籁”诗学甄微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发布时间: 2025-02-17 合作期刊: 《中国韵文学刊》

    摘要:袁枚对“天籁”进行了新的阐释,将其运用到诗学话语体系中,即形成袁枚的“天籁”诗学观。其“天籁”有向性情转变之趋势,无题诗相应成为袁枚“天籁”诗学观的最佳载体。袁枚无题诗中的“天籁”诗学观有三个维度:其一为生命,天籁走向性情实则受袁枚生命过程的牵动,从早年发“天籁”开始,到中年的“天籁”与“性情”相结合,再至晚年浑成的“天然”境界。其二为文体,“天籁”驱动了无题诗的文体新变,使“无题”与“有题”破格,诗论与“论食”破体。其三为人格,“天籁”与“诗品即人品”的传统颇异,无形中塑造了袁枚的“自适”型人格。

  • 朱子学是“心统性”还是“性统心”?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发布时间: 2024-07-18 合作期刊: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摘要:“心统性情”之提出,是朱子为了配合经典之诠释,以便贯通自己体系中“性发为情”一说。盖孟子原意是以恻隐羞恶等为心,而朱子视之为情,又《中庸》则言情绪之喜怒哀乐之发。为统一这些经书,朱子遂藉张子“心统性情”一词,来联系心与情,将孟子的恻隐羞恶等亦视为情,如此,则既能顺于孟子原文,亦能疏通自己的《四书》体系。“心统性情”之“统”字,并非“主宰”之意,而是意味着“整合”。心只是虚灵知觉,其背后之性理才是本体与根源。朱子终归为理学而非心学。

  • 从朱子、船山看宋明理学意志思想的展开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发布时间: 2024-05-17 合作期刊: 《船山学刊》

    摘要:朱子晚年比较重视意志问题的讨论,区分意与志,认为与意相比,志是深层、稳定的心理意向,而意则是与具体的念虑、选择、权衡相关的心理意念。立志对于为学与修养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不过,朱子始终认为志与意都属于已发之情,未发阶段不能有立志、持志的工夫。朱子的这一看法使得其“心统性情”的工夫论,缺了未发时意志对心的主宰。与之相联系,朱子在诠释《大学》“正心”工夫时,也倾向于从深层未发心体的虚灵无滞加以解释。船山对这一看法提出了严厉批评,认为朱子的看法一方面混同于佛老的心灵观,另一方面,也忽视了儒家未发之心的道德主宰性,对儒家之心的意志主义特征缺乏深入的体认。因此,船山主张“持志”是《大学》“正心”工夫的主要内容。同时,与朱子相似,船山严格区分“意”“志”,认为志有恒体而“意无恒体”,肯定志对于意的基础地位及其主宰性。不过,船山的志并不是一种先验的道德意志。沿着这一思路,必然应该肯定一种先验的道德意志,晚明王栋、刘宗周所强调的意就是一种先验的道德意志。

  • 传统儒家政治的核心理念及其现代启示

    分类: 综合学科 >> 综合学科 发布时间: 2025-02-18 合作期刊: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摘要:文质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的形成源于古人对合理生存方式的深入思考。儒家政治作为中国传统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蕴含深刻而独特的文质观。传统儒家政治视域下的质、文关系主要体现为自然性情与人文政教的关系。“文质中道”是传统儒家政治的核心理念。在此核心理念基础上,传统儒家政治乃体现为一个以礼乐刑政贯穿五伦三纲的人文政教系统。在古今中西交汇的现代政治背景下,系统诠释文质中道的传统儒家政治思想,对于消解现代政治文化发展中“文质对立”与“文质偏胜”之弊、推动人类生活全面发展,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并主要体现在本乎性情、立乎情理、经纬纲常、德法并行、存敬有畏等五个方面。

  • 充满张力的诗学观念——铁崖体与相关诗体的再考察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发布时间: 2024-05-17 合作期刊: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由于身处江湖而心系台阁的扭曲心态,杨维桢的诗学观念充满了多重的矛盾组合。这包括乐府诗创作中追求比兴讽喻的宗旨与崇尚诡诞怪奇体貌的奇特组合,诗学观念中倡导“情性之正”与坚持“人各有情性”之间的复杂纠葛,以及诗文体貌上“铁体”与“纤体”的两极式呈现。从总体上讲,以乐府诗创作为主体的“铁体”与以竹枝体、嬉春体及香奁体创作为主的“纤体”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审美品格差异,从而使杨维桢的诗学观念既内涵丰富又充满张力,并在后世评价中引起了极大的争议。

  • 论中庸型领导及其对当代学校领导的启示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 2025-04-11 合作期刊: 《中小学管理》

    摘要:《中庸》从其思想源头上来说是一部关于领导学的著作,集合了我国上古至先秦时期关于“中”的言说,接续并系统化了孔子的“中庸”思想。以领导学的视角解读,《中庸》是一个独特的领导哲学体系。中庸型领导致力于万物共育的志向追求,它赋予领导者成就个体发展、促进系统繁荣的使命。沿着领导者的历练轨迹,中庸型领导以“中和”的性情为发端,构建了“用中”“时中”“执中”的领导能力体系,倡导发展理性、遵循“人”道以及怀有“至诚”之心的领导品德境界。开展中庸型领导的研究,能够启发世人打破传统的学校领导者角色认知,回望学校领导情境中的关系问题,并重申以人为主体的学校领导价值追求。

  • AIGC用户中辍行为影响因素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情报学 发布时间: 2024-10-08 合作期刊: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摘要:[日的/意义]为了厘清AIGC情境下用户心理韧性的驱动因素以及AIGC用户中辍行为的特征规律,有效缓解AIGC用户在初始采纳阶段后流失和中辍等消极行为造成的潜在风险,刺激AIGC用户持续使用,促进AIGC产业由技术驱动向用户驱动的高质量转变。[方法/过程]研究以韧性理论和S-0-R理论为基础,构建了AIGC用户中辍行为影响因素研究模型,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搜集了328份原始数据对所构建的模型进行实证和检验。[结果/结论]研究结果显示,心理韧性是有效缓解AIGC用户中辍行为的重要因素,技术韧性和信息质量是提升用户心理韧性的重要驱动因素,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提升用户心理韧性、防止用户中辍,促进用户持续使用的对策与建议。